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广东与广西交界处的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南段)庞西垌银金矿预测为研究对象,探讨奇异性理论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针对地球化学异常阀值选择较难的实际情况,应用奇异性分析法进行地球化学奇异值制图。为了解庞西垌地区浅部与深部矿化类型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采用S-A广义自相似法分解复合异常,并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圈定微量元素Ag,Au,Cu,Pb和Zn等组合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奇异性分析法不仅强调数据在统计上的特征,而且重视数据在空间域的特征,通过奇异值估计来确定异常,从地球化学数据集的多种类群的角度来识别和圈定异常;该方法避免了采用同一浓度阀值用于不同地球化学数据区域且该法直接处理原始数据,相对传统方法而言保留了原始数据特征;采用S-A法提取出的异常与研究区已知矿点吻合程度较高,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塘蓬幅内,位于研究区石角幅区域已知矿床(点)较少,异常较弱;而通过S-A法分解出来的异常显示该区域可能存在隐伏矿床,可通过野外工作进一步查证。  相似文献   
12.
河流沿岸环境对粤北大宝山矿废水锰污染的环境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开发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采选产生的废液及固体废弃物堆积的淋滤酸水,携带大量重金属离子排入下游河道,严重危害矿区及其酸水流域的生态环境。从尾砂、水体、河底沉积物、土壤以及食用蔬菜等方面探讨整个环境系统对Mn的环境响应。结果表明,河流水中高含量Mn直接源于尾砂,并受水体pH的显著影响;在高pH时,河底沉积物能够大量聚集水体中的Mn,并稳定存在。在水体pH值降低时,Mn会被再次从河底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形成河流二次污染;土壤中Mn含量和土壤pH值有良好正相关关系;在蔬菜中Mn含量与根系土中Mn总量关系不明显,这与植物对Mn的吸收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银额盆地是兴蒙褶皱带西段一个盆地群,是和二连盆地是中蒙边境地区的两个构造、沉积层序相似的以白垩系为主要沉积盖层的裂谷盆地。对二者的基本成藏条件从烃源岩、运移和油气聚积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银额盆地的下白垩统烃源岩的丰度、类型,油气运移通道,以及储层物性等条件比二连盆地普遍要差,但也有一些凹陷和地区与二连盆地有相近的成藏条件。借鉴二连盆地的勘探经验,认为坳陷背景上的大而深的凹陷是银额盆地首选勘探地区,要将寻找构造-岩性等复合型油气藏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14.
热水沉积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以华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泥盆纪及早二叠世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活动-沉积事件,形成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这类硅质岩建造具有地球化学多样性特点,它受热水性质的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与正常沉积的混合及构造条件等的影响因。热水沉积硅质岩具有良好的地球化学遗传性。  相似文献   
15.
二叠纪末期地球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崩溃,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大火(亦称野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在第四纪以前的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报道。剖析了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521 ka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恢复了生物灭绝前后的大火历史。研究显示,生物灭绝前的163 ka内大火频繁,在生物灭绝时则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大火事件;生物灭绝线以上早三叠世地层中未发现燃烧的记录,出现了大火事件间断(时间持续约358 ka)。对比全球多个剖面,这种大火间断事件可能不是局部现象,而是全球性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陆地植被为大火燃烧的原料,伴随着陆地植被的大规模消失和大气氧含量的快速下降,大火燃烧事件也将消失。因此,煤山剖面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大火间断能用来指示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事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贵州3个喀斯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以及关岭-贞丰花江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喀斯特人居环境研究现状以及人居环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实际环境条件构建宜居指数,对喀斯特农村的村落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构建并训练得到合理的神经网络,评价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最好和较好的村落以红枫区最多,鸭池和花江区的村落大部分处于中下水平,且花江区的部分村落评价结果最差.说明喀斯特地区人居环境与区域综合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仍然是喀斯特地区人居环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基于330户的问卷调查从10个方面通过主成份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住综合指标,对研究区调查户的居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此得出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住宅的总体水平情况;再根据评价结果,运用泰尔系数分析各地貌区内的住宅空间差异情况,探讨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分异的规律及其与喀斯特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差异和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一致,高原峡谷区喀斯特地貌空间差异和住宅空间差异最大,高原山地区次之,高原盆地区差异最小。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居住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关键,使得各典型地貌区的居住总体水平与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不一致,加剧了住宅空间分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丁健  周永章 《广东科技》2004,(12):16-18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GDP以年均13.4%的速度高速增长(2003年全省GDP达13450亿元,占全国11.5%,人均GDP已越过2000美元)。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广东工业体系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使广东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莞地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的土壤样品中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存在明显的有毒金属元素Pb、Ni超标和有益金属元素Cu、Zn缺乏问题。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基于可提取态含量的富集系数与蔬菜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时,仅仅用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含量仍不足以有效反应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性。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Ni,Pb最弱。但因土壤中Cr、Zn、Cu的可提取态含量及可提取态系数均较低,故作物未出现超标,蔬菜中Pb含量超标的成因较为复杂,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BASIMS盆地模拟系统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油气生成过程经历了早白垩世早中期初步生排烃阶段,早白垩世中晚期大规模生排烃阶段和晚白垩世以来生排烃停滞阶段3个时期,全区累计生烃1836 80Mt,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是天草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其生排烃量占总量的90%。用聚集系数法计算的天草凹陷的总资源量为0 74×108t,在同规模、同等勘探程度的油气勘探新区中是很有资源远景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