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系统科学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9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ACSI模型以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体育场地的满意度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出影响满意度的各指标的分值;运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得到回归方程,最终计算出女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的满意度分值为 3.399 6分,介于中间偏高的一般满意范围之内;最后从发挥学校体育场地的实际效能和调整女大学生期望值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2.
域的扩张是域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已有的域,通过扩张的方法,可以构造新的域;代数扩张能将有理数域扩充为实数域,实数域添上虚数单位i可以扩充为复数域,而有限扩张和代数扩张又有着重要联系;在有限扩张与代数扩张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实数域扩充为复数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13.
在MOOC模式下将无穷小量的阶与无穷级数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结合起来,通过无穷级数通项对应的等价(或同阶)无穷小量、高阶无穷小量和低阶无穷小量来寻找适当的"参照级数",解决了正项级数比较判别法的碎片化与知识系统性问题,并举例说明该方法在判定无穷级数收敛性方面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4.
计及超快速加热引起传热过程的非傅立叶效应,建立了第二类边界条件下的半无限体的动态温度场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强热流快速加热在半无限体内产生一个温度波。波面通过之处引起局域温度突然升高。  相似文献   
215.
TD-SCDMA HSUPA系统中的E-TFC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HSUPA系统中实现E-TFC的选择过程较以前的TFC的选择过程相对复杂,E-TFC的选择过程包括确定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集合、确定物理资源可以支持的传输块大小及从已经确定的逻辑信道集合中生成满足传输块大小的最大的MAC-e PDU 3个过程。介绍了TD-SCDMA HSUPA系统中终端的E-TFC选择过程及其基本实现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现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实现方法,并且分析了其实现精度要求。提出的方法通过先确定大致功率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的方法,避免了繁琐的生成集合再进行判断的步骤,使得运算量急剧减少。通过对公式改造把小数计算转化为整数计算,非常利于终端实现,对TD-SCDMA HSUPA系统中终端的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6.
基于非零导频子载波的移动WiMAX信道估计和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1225车速120 km/h信道模型下, 根据移动WiMAX的移动性和前导码的结构特点,利用非零导频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探讨了2种信道估计算法和3种插值技术,并对其中的Cubic插值技术进行改进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经仿真发现利用LS算法和Cubic简化插值技术进行信道估计能很好地实现性能与复杂度的折中,在实际系统中可获得满意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217.
光网络中一种基于生存性的资源预留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动态、复杂的光网络传输系统中,提前预留作为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光网络环境下现有提前预留机制对生存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光网络中存在的脆弱链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存性的资源提前预留机制及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可在保证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生存性。  相似文献   
218.
将水平井引入特、超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技术中,可以实现火驱辅助重力泄油,其原理类似于水平井条件下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与SAGD相比,火驱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对操作程序的要求更为苛刻,油藏和工程风险更大。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在直井做为注气点火井、水平井做为火驱生产井时,可以实现连续稳定泄油,并能有效提高储层纵向动用程度。但如果注采关系控制失当,特别是在火驱中后期,有可能出现燃烧前缘沿着水平井突进的现象,会在地层中形成大范围死油区并可能损毁水平井段,带来油藏和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219.
厚油层存在明显的韵律性,隔夹层的存在,增加了开采指标预测的难度。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厚油层内夹层对垂向渗流控制作用的数学公式——层间传导率校正系数的函数表达式,量化了夹层参数与厚油层垂向流动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夹层类型,包括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及其发育厚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藏采用逐层上返方式开采时,泥岩夹层所起的遮挡作用越强,防止层间窜流的效果越好;砂泥岩夹层次之,其对层间油水运移的遮挡作用受到厚度的限制;泥质砂岩夹层最差,已经不适合采用逐层上返开采,建议采用传统方式开采。研究结果对量化认识厚油层夹层的作用,准确预测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0.
砂岩储层酸化的常规土酸体系存在与矿物反应速度快、酸化液的有效距离短和容易产生二次沉淀等问题。现存的缓速酸酸液体系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界面反应速率的巨大反差,新的深度酸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繁琐,且仍然不能解决沉淀、堵塞问题。多氢酸体系与现存的HF酸体系相比,其反应速度慢,溶解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可以抑制井眼附近的地层伤害,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等优点。本研究对多氢酸的酸度特性、溶蚀性能、润湿性、静态腐蚀性以及多氢酸的分散和防垢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并对土酸、氟硼酸及多氢酸进行了酸化效果实验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多氢酸性能优越,可明显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