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桥序列在构建人工核酶M1GS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检验连接的Gs序列是否会影响M1RNA高级结构而导致M1RNA活性改变,对核酶的催化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软件模拟对M1GS进行结构分析,筛选了一段独立折叠的桥序列连接M1RNA与GS,并通过体外切割实验检验有桥和无桥序列的核酶的活性。结果:有桥序列的M1GS具备体外特异切割底物的核酶活性,而无桥序列的M1GS核酶未表现体外切割活性。结论:证实桥序列对维持M1RNA高级结构和保持人工核酶M1GS的体外切割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是近年来造成驯养大鲵大规模的发病及死亡的病原体之一.以病毒基因组为模板,分离了ORF22R DNA序列.蛋白氨基酸序列信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鲵虹彩病毒与蛙病毒属中类两栖类蛙病毒组的成员有很高的同源性,达到95.9%~98.2%;而与蛙病毒属类GIV病毒组成员的同源性相对较低,为31.7%;与淋巴囊肿病毒属的成员的同源性最低,只有16%左右.将PCR技术分离的ORF22R DNA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2b.重组质粒pET22b-ORF22R转化于Rosetta大肠杆菌菌,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镍柱纯化后SDSPAGE检测ORF22R蛋白分子量为65 kD,CGSIV ORF22R蛋白原核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4.
锌指核酸酶介导的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建立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动物或基因治疗临床应用解决技术难题.首先利用OPEN平台设计、构建能识别人基因组内rDNA基因间隔序列的锌指蛋白基因序列,与FokⅠ的切割结构域连接、表达后获得锌指核酸酶基因,再构建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另外,构建含有2条同源重组引导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将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和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内参对照PCR-灰度分析法检测外源基因定点整合效率,结果显示单独转染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的定点整合效率为6.8%;而由于锌指核酸酶在染色质DNA上切割rDNA基因的间隔序列,诱导高效同源重组,锌指核酸酶载体、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共转染的定点整合效率为24.2%,较常规基因打靶定点整合率(10-6~10-5)提高了24000多倍.共转染的HEK293细胞在无任何筛选的条件下持续培养2个月,经过20次传代之后,子代细胞能够持续表达EGFP,提示表达稳定.本研究建立了锌指核酸酶介导的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效率,而且兼顾了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动物定点转基因和人类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检测MTHFRC6 77T点突变的PCR -TGGE技术 .方法 :以中国人群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外显子 4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分析检测PCR产物 ,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 .结果 :垂直型TGGE与平行型TGGE均发现该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 ,经DNA测序证实为C6 77T点突变 .结论 :该技术具有快速、分辨能力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核酸序列变异和点突变的技术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1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LPL基因外显子9片段,采用低离子浓度-单链DNA构象多态性方法(LIS-SSCP),结合RFLP技术,进行筛查.结果:检测到S447X多态性.114例患者中,野生型100例,突变体杂合子12例,纯合子2例.结论:中国人中存在S447X多态性,在所研究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与脂质水平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内皮素-1基因是妊高征的候选基因之一。通过研究该基因TaqⅠ位点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探讨中国人群中EDN1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根据EDN1第4内含子中多态性片段的有关序列,设计相应引物,建立检测该多态性片段的PCR技术。结果26个样品52个内皮素-1基因TaqⅠ位点等位基因中T1的频率为80.9%,T2的频率为19.1%。结论显示中国汉族人群内皮素-1基因中存在着TaqⅠ酶切位点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构建和表达新型融合蛋白谷胱甘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Glutathione-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GSH-b FGF),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抗衰老能力.方法:采用RT-PCR,酶切,连接,转化等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新型融合蛋白GSH-b FGF,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该目的蛋白.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GSH-b FGF对鼠源成纤维细胞NIH-3T3的促增殖活性.同时,经总抗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GSH-b FGF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克隆表达并纯化获得融合蛋白GSH-b FGF.CCK-8促增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ng/m L的GSH-b FGF可显著促进鼠源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GSH-b FGF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纯化得到的GSHb FGF蛋白的GSH浓度约为(0.06±0.02)μmol/L,抗氧化能力为(0.56±0.23)mmol/g.结论:新型融合蛋白GSHb FGF有显著的体外促增殖能力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