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点系泊物体绕系泊点作360°回转的概率,统计了系泊船船向与风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般海域作360°回转的概率是很小的;船向与风向的相关系数为0.826,因此作者认为,引起360°回转的主要原因是风,实用上可以根据主风向的回转概率或风玫瑰图来推断单点系泊物体的回转概率。  相似文献   
42.
城市生活垃圾原料性质对干馏及气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城市生活垃圾样品经预处理后置于φ40×750不锈钢间歇式固定床气化炉内进行气化反应,考察不同原料组分对垃圾干馏与气化过程的影响。认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机物部分作为制气原料,气化活性较高(1000℃时CO_2转化率达92%)。气化强度大,燃气组分与煤制气组分基本接近。试验结果得干馏阶段燃气热值一般在9.62~10.04 MJ/m~3(2300~4000 Kcal/m~3),气化阶段燃气热值在3.35~4.18 MJ/m~3(800~1000 kcal/m~3),垃圾有机物中灰分、固定碳和挥发分对干馏和气化过程均有影响。考察干馏和气化的综合效果,当反应温度为900℃,混合气为气化剂时,燃气热值可达4.60~5.65 MJ/m~3(1100~1350 kcal/m~3),但气体产率不大于1.5 m~3/kg。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热敏元件对气敏元件的温度补偿原理,指出了构成低温漂复合元件分立元件需要满足的条件,阐述了实验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超塑性成形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大晶粒铝锰β—黄铜的超塑性挤压成形有利于亚晶的生成,使组织碎化,机械性能降低。成形后在525℃保温2小时的退火,有利于消除成形过程中造成的微观结构缺陷,通过再结晶使组织趋向稳定,机械性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了以1.2—二氯乙烷萃取钯(11)—硫代米蚩酮—高氯酸盐离子缔合物光度法测定微量钯,该缔合物的1,2—二氯乙烷溶液的最大吸收在525nm,在0-7.0μgpd(11)/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摩尔吸收系数为2.68×10~5Lmo.1~(-1)·cm~(-1),本法可用于合成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46.
用稀碱法从核废物填埋场的土壤中提取腐殖酸,并用此腐殖酸对241Am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241Am初始浓度为0.26~2.7×10-7 mol/L,溶液pH为2~3时,腐殖酸对241Am有明显的吸附,其吸附率达90%以上;接触时间4h基本达到平衡,241Am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0℃~4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无显著影响;Fe3+、EDTA和柠檬酸根等离子或基团能使腐殖酸对241Am的吸附率显著降低,而Ca2+、PO43-和SO42-等离子或基团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溶  相似文献   
47.
后基因组时代的交叉科学:从"Bio-X"到"X Bi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家睿 《科学》2002,54(1):21-22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后基因组"(post-genome)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命科学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这一切使得科学界兴起了一个潮流--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非生物学科与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的潮流;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io-X中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48.
细胞周期的驱动及其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家睿 《科学通报》2002,47(11):805-811
细胞周期是生命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对它的研究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以及最新进展中选择了一些具有 代表性的工作,对细胞周期的驱动及其调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细胞周期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依赖周期蛋白激酶(CDK),它的活性则通过周期蛋白(cyclin)和依赖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CKI)进行控制。细胞周期的调控方式有两种:正调控-在满足细胞周期某些特定阶段的生长条件后细胞周期才能进行;负调控-保证细胞周期运行质量的检查机制。只有当异常事件出现时这类调节机制才被激活, 被称为周期检查点, 细胞周期的分子调控机理可分为两类;质的控制,主要指蛋白质的磷酸化状态和在细胞内空间位置的控制;量的控制,指蛋白质的 表达和降解,这些调控方式相互制约或进行耦联,形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周期分子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49.
"杨氏模量测定仪"的调节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验教学,讨论了“杨氏模量测定仪”装置存在的一个容量被大家忽视的重要问题--“杨氏模量测定仪”立柱的铅直,阐述了对现有仪器的调节方法,并提出了对“杨氏模量测定仪”装置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了CO选择性厚膜气敏元件,并对其加热器特性及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件的电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低温下对CO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加热器在CO的工作温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