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厦门港航道环境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厦门港港口航道环境状况,通过对航行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确立较完整的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改进和完善基于统计分析及环境压力模拟的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港口航道环境危险度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对厦门港航道环境危险度的量化分析和评价,进而了解的掌握航道环境的航行危险程度,为航道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不同方角度对2003~2006年长江南通段水域海事违章行为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的关联系数.基于灰色分析的结果,对违章行为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建议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提高船员素质,强化船公司的管理,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减少海事违章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海事安全. 相似文献
34.
为使结果更具适应性和普遍性,运用粗糙集数据处理系统对由6个因素组成的海船船员适任决策表进行数据约简.结果表明:较低航海教育程度者对海事发生的隶属度较高;船长对海事发生的隶属度最高;具有12个月以上本职务服务资历的海船船员,其服务资历与发生海事的隶属度成反比.对一般及以下等级海事事故,值班时间在0004~0008的海船船员对海事事故发生的隶属度较高;34~39年龄段的海船船员具有较高的隶属度.对大事故及以上等级海事事故,值班时间在0000~0004的海船船员对海事事故的隶属度较高;海船船员年龄与海事发生的隶属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35.
主要探讨识别船舶碰撞中的人为因素 ,特别是潜在的影响因素的方法 .在建立人的因素分类的基础上 ,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 ,并用模糊集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 .与利用事故报识别的结果比较表明 ,专家判断法也是一种有效的人的因素识别方法 ,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 .识别结果表明 ,船舶碰撞中的主要不安全行为是了望不当 ,其潜在的人为因素是知识 能力 培训不足 ,主要外界影响因素是限制水域以及能见度问题 相似文献
36.
目标船运动参数及dCPA、tCPA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根据目标船方位和距离变化信息或本船与目标船航向和航速信息确定目标船相对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决策模型,目标船航向和航速决策模型,目标船初始dCPA和tCPA决策模型,本船转向后dCPA和tCPA决策模型,目标船转向后dCPA和tCPA决策模型及目标船方位和距离变化的决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所给出的不同情况下的dCPA决策模型,不仅能确定两船的最小会遇距离,还可直接根据其符号判断相对运动关系(过船首或船尾).本船或目标船转向后的dCPA,tCPA决策模型,不受初始CPA等于0的限制,可适用于任何会遇情况,是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中转向避碰决策子系统和复航决策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7.
船舶最佳避碰行动时机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考虑直航船对让路船采取避碰时机模糊满意度、让路船在各距离及最近会遇距离上采取避碰行动不确定性,直航船可能采取避碰行动以及让路船最季舵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确定让路船最佳避碰时机模型,根据对船员避碰行为调查,应用该模型确定了让路船最佳避碰时机。 相似文献
38.
船舶绕避中热带气旋领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船舶绕避热带气旋(TC)的安全性,针对由于TC警报区域信息不完整以及TC预报误差所致的TC周围危险区域不确定性导致TC中心未来落入概率圆概率过小问题,提出TC领域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该方法参考航海技术中船舶领域的概念,借鉴了多位远洋船长绕避TC的丰富经验,给出了确定TC领域的实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为迅速、有效地确定船舶绕避TC距离或TC中心附近危险区域,为选择绕避TC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学定量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时间碰撞危险度及模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了揭示船舶碰撞危险度,提出了时间碰撞危险度与空间碰撞危险度概念,定义了时间碰撞危险度,在综合考虑各种对时间碰撞危险度影响因素前提下,根据刺激-感应理论建立了时间碰撞危险度模型,给出了时间碰撞危险度的物理意义。对于研究船舶碰撞危险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最小安全会遇距离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会遇形势、能见度、会遇双方船长、船速比、两船间距离和本船避让责任对最小安全会遇距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决策模型.该模型的决策结果,不仅更加符合航海实际情况。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碰撞危险决策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