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22.
Y型通风方式治理高产综采面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工作面各种通风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效的通风方式;要提高其通风和治理瓦斯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面单产量,则必须提高其沿空回风巷瓦斯允许浓度或风速。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配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3.
块煤瓦斯放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块煤为实验煤样,实验研究了大块煤瓦斯放散特性。并对同样实验条件下的煤粒瓦斯放散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得出煤层甲烷排放解吸、扩散和渗流三个阶段中,影响煤层产气率的主要因素。指出低渗透无烟煤煤层气产气速率主要受裂隙中气体流动的限制。增加裂隙度,提高渗透率是低渗透无烟煤煤层气开发和利用最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24.
从Gibbs关于吸附的定义出发,结合Langmuir—Freundlich(L—F)方程描述了甲烷吸附的超临界吸附等温线模型,将模型应用于30℃下静态容积法测试的煤吸附甲烷的吸附等温线数据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的相关系数R在0.9986以上.并分析了煤表面自由能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进一步根据表面化学的原理计算了煤的表面自由能。  相似文献   
25.
煤层中瓦斯流动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种煤层瓦斯流动理论进行了综述,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编程解算,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流动理论的模拟和优化各种工程参数,把VC^ 与matlab相结合,实现了应用程序界面的友好性和工程计算及绘图的简捷性。  相似文献   
26.
CO2地下处置、煤层气开采及环境保护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业排放废气或空气注入煤层或废弃煤矿中,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煤层气回收率,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通过对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今后需要攻关研究的内容:二重裂隙孔隙介质间质量交换关系;煤层顶底板岩石岩性对储层储存能力的影响;注入废气在井巷及在储层孔隙介质中的存在状态、运动规律和泄漏规律;顶底板岩层和裸露的巨大巷道围岩对废气的吸附净化数学模型;不同区域煤层气和注入气体间的置换流动物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7.
Y型通风方式治理高产综采面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工作面各种通风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最有效的通风方式;要提高其通风和治理瓦斯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面单产量,则必须提高其沿空回风巷瓦斯允许浓度或风速.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配风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8.
煤吸附膨胀变形与孔隙率、渗透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煤骨架吸附变形特性的情况下,得出了孔隙率、渗透率和膨胀变形之间的关系式。分析可知,煤层中瓦斯压力越大,产生的膨胀变形越大,孔隙度越小,煤层的渗透性越差,瓦斯流动越困难。  相似文献   
29.
采用Crank-nisholson差分格式与Richtmyer方法,对单井注入CO2与CH4二组分气体的扩散渗流物理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把对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求解转化为对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基于Matlab语言编制数值计算程序,同时依据永安、双柳和寺河三矿煤层的实际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注气过程中各组分气体分压和基质内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向煤层中注入CO2不仅可以驱替、置换煤层气,提高煤层气的回收率,而且煤层对CO2有一定的储存能力.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煤阶煤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吸附不同气体的综合传质系数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α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指数变化关系;在相同压力下,α随着煤阶的增加而减小;煤层中注入的CO2优先提高CH4的解吸速率,增加了CO2对CH4的置换量.该结果从理论上说明了注入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