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1.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三维定位方法。该算法首先收集未知节点与锚节点间的通信信息,通过未知节点与比对节点通信向量的比对建立极小可行域,然后用极小可行域质心作为未知节点位置的估计。算法设计简单,不需要额外硬件支持。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有着较高的定位精度,与APIT-3D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锌电积用铅基多孔阳极的导电率及机械性能,采用反重力渗流技术制备了一种"反三明治"结构复合多孔阳极,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铸造条件下,中间加强金属板与外层泡沫结合为一个整体;外层泡沫的孔径和厚度对阳极电位有影响,在孔径为1.25~1.43 mm,厚度为3 mm时,阳极电位达到最优值;外层泡沫的孔径和厚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但中间加强金属板的厚度对其影响很大;当中间加强金属板的厚度2mm为时,复合多孔阳极的抗拉强度达9.3 MPa,是多孔阳极的抗拉强度3倍;优化结构后,复合多孔阳极的导电率为多孔阳极的1.3倍.  相似文献   
13.
以钠冰晶石-钾冰晶石混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半石墨质阴极电解膨胀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阴极电解膨胀率逐渐降低,且随着AlF3含量的增加,对半石墨质阴极膨胀的影响也加剧了。随着钾含量的增加,半石墨质阴极膨胀率增大,随着钾冰晶石含量的增加,对半石墨质阴极膨胀率的影响是先加剧后减弱。  相似文献   
14.
在线图像铁谱仪的硬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能同时分析特征大磨粒形态以及遮光面积百分比数据,以诊断被监测机器的磨损状态,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技术应用到在线铁谱分析中,以此为基础研制了在线图像铁谱仪,实现了沉积磨粒图像的在线采集与自动识别。结果表明,使用该仪器可成功地采集到包含特征大磨粒的铁谱图像。对试验图像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仪器能较好地满足在线磨损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模糊数学在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验收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做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卤泊滩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且步骤严谨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最大化网络数据收集同时均衡节点能量消耗,研究一类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案;其中节点的数据产生速率是变化的,将最大化网络数据收集量建模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通过对偶分解,分层优化以及梯度下降法获得最优的数据产生速率、链路速率以及汇聚节点停驻时间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均衡网络能耗和最大化数据收集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铅基多孔材料反重力渗流铸造新工艺,研究填料粒子预热温度、熔体温度、充型压力和填料粒子粒径等工艺参数对渗流成型过程的影响规律,获得孔径可控、结构均匀的铅基多孔阳极的制备技术.同时,针对所制备多孔材料孔径大且孔形不规则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及孔形不规则的多孔材料平均孔径测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重力渗流铸造法制备铅基多孔材料的关键是合理选择铸造温度、充型压力和粒子预热温度这3个工艺参数,粒径对制备工艺的影响较小;当铅液的铸造温度为430~490℃,填料粒子的预热温度为240~280℃,充型压力为0.06~0.08 MPa时制备的多孔样品渗流长度长,且孔洞均匀、缺陷少,效果最好.该方法可用于大孔径孔形不规则的多孔材料平均孔径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不同竞争政策,研究“资本市场开放能否助力中国企业破解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表现为专利结构逐渐向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偏移,以及专利引用率的提升,说明资本市场开放的确能够显著破解中国企业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上述研究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在竞争性行业、境外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以及融资约束较大、风险承担水平更低的样本组中更显著。研究从“中国创新陷阱”破解视角证实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反垄断政策的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