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种新型齐次扩容精细积分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函数分段插值逼近的思想,在一个积分步长内用多项式近似表示方程的非齐次方程,提出了一种原理简单、实施容易的求解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新型齐次扩容精细积分法,该方法不涉及矩阵的求逆运算,不需要计算傅里叶级数展开系数的振荡函数积分,且在一个积分步长内只求解一个相应的齐次扩容微分方程组,因而本方法和已有的同类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举例说明了传统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以受力点为核心的标号法.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标号法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思路简单、易于掌握、解题快捷.该方法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逐步标号,按照先找受力点,次找二力杆,再找三力汇交,最后对于无法判断受力方向的受力点标Fx、Fy的作图步骤,并配合以受力分析流程图,使过去教学中的难点变得轻松易学.这种逐步标号的授课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讲授中.  相似文献   
33.
将精细积分法用于分析输液管的临界流速.先将输液管的控制方程写成状态向量的形式,通过精细积分法高精度地计算传递矩阵,再由边界条件得到输液管临界流速问题的特征方程,解此方程就可确定临界流速,应用表明,该方法处理此类问题原理简单,实施容易,易于处理各种支承情况,而且由于最终只须求解一个二阶矩阵方程,因此计算量小,精度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4.
气液两相弹状流动中气弹及其尾流气泡参数的瞬态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管内气液两相弹状流中因气弹周围液膜加速、减速所致的波动差压,实验测量了气弹速度、气弹长度以及气弹尾流作用长度等参数,并利用气弹尾流气泡群在尾流瞬变压力激励下所辐射的声波及其频谱,对尾流气泡群的最可几尺寸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表明,该测量方法比传统方法在无流场干扰、测量结果多样性等方面显示出较强优越性.  相似文献   
35.
借助工程信号处理的时域和频域方法,详细分析了竖直管内过冷沸腾中热声振荡特性,获得了热声振荡驻波自激形成与主流过冷度的关系.实验表明,当主流过冷度较大时,过冷沸腾声振荡具有多频性;随着过冷度的下降,多频的声振荡逐渐在管道长度方向上发展为具有单一高频的热声驻波;当过冷度下降到致使加热面接近饱和沸腾时,空泡群脉动所致低频压力波动将取代高频热声振荡驻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验证热声振荡驻波形成与否的相关判断原则,它可方便地应用于过冷沸腾传热工况的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36.
PZT在机电疲劳作用下的微裂纹和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PZT铁电陶瓷试样在交变力四点弯、交变电场及机电耦合疲劳作用前后的微裂纹和电畴的观察研究发现:电畴畴壁垂直于硬度痕边界排列;裂纹附近畴壁趋于转向与裂纹平行的方向;极化试样中的微裂纹萌生和扩展显示出强烈的各向异性。另外,还试图解释实验实验观察到的在外加极化电场方向平行的初始试样表面内存在大量微观畴带的现象。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分析汽车多片钢板弹簧动态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基于曲线梁理论,整合出一种全新的适合于汽车多片钢板弹簧动态特性分析的一阶矩阵微分方程,并借助于精细积分法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方法。文中结合实例计算,通过与有限元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8.
对一类具有时滞和反馈控制作用的离散竞争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一些准备引理和Lyapunov函数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的持久生存性和正解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9.
某SUV车稳态转向特性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DAMS/CAR环境下建立了包含8个子系统的某SUV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依据国家标准GB/T6323.6-94进行了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具有先不足转向后过多转向的问题,并且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偏小.通过对悬架刚度、稳定杆刚度及限位块的刚度特性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该车的过多转向问题,使之具有了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并且使an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优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