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以水翼侧端的间隙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空化流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不同间隙宽度下的流场信息.基于熵产理论分析发现:湍流耗散导致的熵产值占总熵产的比例最高,超过50%,其随间隙宽度的变化规律与总压差反映的能量损失接近,但熵产更能揭示流场的能量损耗细节.分析间隙涡流和空化流动特征可见:湍流耗散主要集中在旋涡外缘和空化末端区域,与旋涡的旋转方向及空化发展的稳定性相关.在小间隙宽度下,应更关注水翼附近的能量损失.随着间隙宽度的增大,空化会影响下游更远的流场,因此间隙宽度的影响须结合能量损失和流动特征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42.
肉桂醛作为一种典型的α, β-不饱和醛,其选择加氢常被用作模型反应来研究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然而,如何获得兼具高活性及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挑战.铂基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常被用作肉桂醛选择加氢的催化剂,但是,传统方法制备的负载型单金属铂基催化剂,无论是对C=C双键加氢还是C=O双键选择性均不高.近年来,研究人员从电子效应、协同效应以及空间效应等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负载型铂基催化剂用于肉桂醛的选择加氢.本文将对近3年负载型铂基催化剂在肉桂醛选择加氢中的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希望为进一步合理设计高催化性能的铂基催化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43.
设计一种基于LoraWan的农田气象监测系统.系统可以大范围实现农田气象监测,其设备端由嵌入式微处理器与SX1278实现LoraWan网络搭建,网关端采用HT-M00双通道,云端使用LoraWan腾讯云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和低成本,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44.
研究了新农药敌杀死、杀灭菊酯对槟榔害虫红脉穗螟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敌杀死50、100mg/L,杀灭菊酯200、400mg/L对刚开放的槟榔花穗均无药害;在点滴法试验中敌杀死的毒力(LD50)比杀灭菊酯大12X;药膜法实验中敌杀死浓度为2 mg/L时,死亡率为85.5%,杀灭菊酯浓度为85 mg/L时,死亡率为92%,敌杀死的LD50比杀灭菊酯大82X;田间药效表明敌杀死6.25、12.5 mg/L和杀灭菊酯62.5、125、250 mg/L均有较高药效,喷后第3d的杀虫率均达90%以上,且残效期较长,无药害产生.研究表明两种农药均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45.
为复演黄河源黑河下游河岸侵蚀触发颈口裁弯的极端地貌过程,基于2018年7月实测洪峰流量过程,采用断面尺度的崩岸模型(BSTEM),以1d为时间尺度概化模拟在3种不同侵蚀方式(上游单侧、下游单侧和上下游两侧共同作用)下的颈口缩窄过程与裁弯时间.采用上下游两侧共同作用的河岸侵蚀模拟的结果表明,颈口贯通的时间为2018年7月15日,这与崩岸贯穿颈口的实际时间是一致的.颈口双侧崩岸比上游或下游单侧崩岸触发颈口裁弯的时间分别提前2d或6d.可知,极端洪水作用下的加速河岸侵蚀是黑河下游弯道提前发生颈口裁弯的直接触发原因.  相似文献   
846.
【目的】探讨慈鲷幼鱼在辐射迷宫中群体形成动态以及鱼群大小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由6,8,10和12尾德玛森小岩鲷(Chindongo demasoni)组成的不同大小鱼群,每种规模鱼群均有10个重复;在水温为(25±0.5) ℃条件下对分别上述鱼群在辐射形六臂迷宫的群体动态进行视频拍摄和轨迹分析,得到不同大小鱼群形成多数群体(超过一半数量成员位于同一臂)和完全群体(全部成员位于同一臂)的频率、持续时间、时间占比等群体形成动态参数。【结果】除12尾鱼群单次形成两种类型群体的持续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以外,不同大小鱼群多数群体的形成频率、持续时间和时间占比的数值均在统计学意义上大于完全群体的这3个群体形成动态参数值(p<0.05);相对于6尾鱼群和12尾鱼群,8尾鱼群和10尾鱼群的群体形成频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升(p<0.05),且数据变异较小。【结论】辐射形六臂迷宫可作为鱼类群体决策研究的实验装置。由于个体差异和拥挤程度变化,相比于完全群体而言多数群体的形成动态参数更能解释群体决策机制。在进行特定鱼类的群体决策研究前,可能需要确定适宜的鱼群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