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通过引入Wronskian行列式,给出了KP方程的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形式的复合型解.  相似文献   
702.
东亚钳蝎毒中Alpha型昆虫神经毒素的HPLC纯化及其部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吉永华  朱东亚 《科学通报》1993,38(5):465-467
  相似文献   
703.
碱式硫酸铝解吸法脱硫作为一种脱硫剂可再生并富产高纯SO2的再生法脱硫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强化热解吸性能,在微波动态解吸系统下研究了微波功率、脱硫富液流量对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持续作用下动态解吸系统运行稳定并显示出很好的解吸效果。脱硫富液在解吸瓶中可稳定维持在目标解吸温度,而在解吸液缓冲瓶中得到较低温度水平以排除热解吸的影响。一定的脱硫富液流量和微波功率条件下,高微波功率和脱硫富液流量对解吸性能的促进作用明显,解吸终点解吸率达到72.26%和71.64%以上,解吸速率达到1.8745×10-4 mol?L-1?min-1和2.4435×10-4 mol?L-1?min-1以上。高微波功率下升温速率、解吸率、解吸速率有明显提升,微波解吸非热效应更为突出。高脱硫富液流量提高了循环倍率使微波的有效作用时间延长,这对解吸率和解吸速率的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704.
W iener指数和Gutman指数是两个重要的拓扑指标,常用以刻画分子结构特性.假定Ln表示由n个六边形和2n个正方形构成的线性结构分子图,借助图的结构特点,确定Ln的Wiener指数和Gutman指数.  相似文献   
705.
通过测定染料的吸收或荧光光谱的变化可以研究表面活性剂与染料在稀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1,2]。由于当n≥8时,1-烷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Cn mim]^+组成的离子液体(IL)表现出类似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因此,研究IL与染料在水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探讨IL与染料、作用的本质,而且还有助于揭示IL的聚集行为和聚集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706.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指将CO2从能源利用、工业生产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经过提纯运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场地,以实现被捕集的CO2与大气长期分离的技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在报告中指出:CCUS技术是碳减排与碳中和的“foundation”技术。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大背景下,CCUS技术被认为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该文对国际、国内主要研究团队和作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CO2地质封存、增产致密油/页岩气/深层地热开采过程中的关键热质传递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理论分析,利用分子动力学、格子Boltzmann、计算流体力学等模拟方法,和微观孔隙尺度可视化实验、岩心尺度核磁共振实验、超临界压力流体对流换热实验等实验手段,从不同尺度阐述了储层条件下超临界CO2在微纳多孔结构中多相多组分流动与热质传递机理,分析了矿物反应、降压析出、流体变物性、尺度效应等对CO...  相似文献   
707.
关于古藏文khrom字的内涵,学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介于有新材料的发现,该词汇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文章借助《吐蕃兵律》对该词汇做了详细解读,认为该词最原始的含义为“军营”“行军营”。随着吐蕃社会发展,军事活动日益展开,该词的外延不断扩大,尤其在统治敦煌及其后一段时期内,随着与当地人及其他民族间密切的交往交流,使得khrom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最终演变为“在军事占领区具有行政权和军事权的一级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  相似文献   
708.
为了解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对流域内河流表层沉积物中36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类型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36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已被量化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1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Igeo)值均为负值,其他15种金属元素未被量化土壤环境背景值,表明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无污染,无显著富集现象。锰、砷、镉、铅、镍、铜、铬、锌等8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69.13,为低生态风险级别,但这8种金属元素在布哈河上游、泉吉河和黑马河入湖口处RI值均超过110,为中生态风险级别。冗余分析(RDA)排序图显示:人类活动是影响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镉、砷、铅、汞金属元素浓度的关键因子。综上,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与青海湖流域周边人为施用化肥农药、交通污染等因素有关,青海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未出现金属元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