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3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1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61.
在分析了现有的机构系统运动方案机构组合方法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输入、输出运动行为和输入输出约束关系三者表达机构系统的运动行为知识,并给出机构系统运动行为分解的树状结构.针对机构系统具有多输出的特点,利用机构行为匹配和属性传播方法,推出其行为表示的机构组合方案,并通过黑板填写其中间运动行为和输入输出约束关系.将黑板中内容作为输入运动,使其他工艺动作的行为属性向黑板中属性内容传播,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自动化过程.为了避免机构组合方法中搜索深度过深、容易产生方案组合爆炸的问题,采用有界深度优先搜索策略的深度约束限制搜索树的展开层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用 IBM-PC微机和 8031 单片计算机组成二级控制的开口 Cd-Ni电池常规充电/放电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原理。系统可对 8~180只电池恒流充电放电:电流 1~20 A可调,相应的功率调节范围为 10~7 200 W,自动巡回测试,采集存储测量数据,任一电池达到充/放电预定条件时可自动退出充电放电串联回路,可分别给出各电池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63.
先导出原子反转的一般表达式,然后讨论高斯波包在圆极化光中的原子反转,最后得出对于任意原子波包原子反转是随时间衰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4.
965.
从分析色散型光谱仪出射焦面上的光谱分布及其编码测量入手,提出了仪器转移矩阵T.它描述了仪器特性,矩阵中的元素取决于仪器函数和狭缝在出射焦面上的位置.并给出了编码板沿色散方向的位置误差与矩阵T的元素之间的普遍关系式和矩阵T的构造方法.通过分析不同位置误差引起的矩阵T的变化,讨论了码板位置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还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6.
在钻进过程中,确保井壁稳定,是钻井工作者一项经常性任务。文章就目前广泛采用的下套管和泥浆两项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67.
本文报道了利用用共沉淀法制备的LaFeO_3敏感材料制作乙醇敏感元件。该元件在检测低含量(20~100ppm)乙醇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抗湿性和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968.
969.
<正> 保存果实的方法一类是在保持果品正常生命活动下进行的,贮藏期有一定限度;另一类是果品的加工,通过各种加工方法做成各种各样的加工品,如果汁、果酒、果粉、果晶、蜜饯、果冻等,以延长其保存期限。  相似文献   
970.
民族精神,既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显示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又是动态地发展和扬弃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确立和坚特科学的德育观,必须解决好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的问题,这即是让年轻的一代吸足民族精神的养份,植根于中国大地上,为中华大厦添砖加瓦,并最终冲破上代人所拘泥的时空,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