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中采用多碘离子(I3-)为阴极电子受体,利用碘离子(I-)可以在太阳光照条件下跟氧气生成多碘离子的特性,提出并构建了可利用太阳光进行循环再生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体系;并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对多碘离子的再生特性及其再生特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碘离子做阴极电子受体时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要明显高于铁氰酸钾(K3[Fe(CN)6])为电子受体时的性能;并且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多碘离子可以利用太阳能快速循环再生,是一种较合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受体.同时实验发现多碘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多碘离子浓度越高,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越好;并且通过线性扫描实验可知,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碘离子向阴极表面的扩散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针对目前应用较广的平板膜竖直结构提出改进, 设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θ 的梯型平板膜结构, 使其在保持膜面附近气泡错流速度的同时增加气泡与膜面弹性碰撞的强度与次数, 提高膜面曝气冲刷效率, 高效控制膜污染, 最终降低SMBR中由强曝气所产生的高能耗. 通过对 Vries 建立的气泡与竖直平板相互碰撞数学模型的推导和改进, 利用计算机迭代运算技术得到一定曝气位置下不同气泡大小范围内的相对适宜的倾斜角度q. 最后对于SMBR实际应用中多组平行放置的单片梯型膜提出建议, 设计膜组件间隔8~15 mm, 并在组件间5~7 mm位置进行曝气, 梯型膜设计的最佳角度q 在1.7°~2.5°之间.  相似文献   
93.
多孔泡沫陶瓷材料内甲烷富燃制氢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两相体积平均模型和详细的甲烷化学反应机理GRI3.0,对泡沫陶瓷多孔介质内充分发展的富燃及超富燃甲烷重整制氢过程进行准稳态数值模拟,考察燃烧波波速、进口气流速度及当量比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对多孔介质内的温度和组分分布以及对氢气产率、甲烷转化率、氢气选择性和CO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波波速随当量比和进口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量比为2-3及燃烧波波速大于0.4mm/s时,氢气产率达50%以上,并随燃烧波波速的增加而增大;当量比大于2时,氢气选择性在50%以上;当量比为1.8-2及燃烧波波速大于0.4mm/s时,CO选择性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4.
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多径传播导致接收信号的角度扩展和时延扩展,不同路径的到达信号通常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度和传播时延.传统的波束形成器只针对期望用户的一条主要路径信号进行处理,而其他路径信号作为干扰被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相干多径信号接收方法,将天线阵列接收到的各路径信号进行延迟相干合并,使得合并信号的信干噪比优于任何单一路径接收的阵列输出信干噪比,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接收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Fe基合金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机理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不同外加张应力下540℃退火的Fe基合金薄(Fe73.5Cu1Nb3Si13.5B9)断口形貌,结合X射线衍射谱和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研究Fe基合金薄带张应力退火感生横向磁各向异性场过程中的应力作用机制.建立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模型,揭示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与磁各向异性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基于VB的仿真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高级阶段。本文在介绍仿真教学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实践证明,仿真实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定义了一个新的解析函数类C(λ,β,A,B),它是杨定恭一文中的函数类推广,并导出了C(λ,β,A,B)函数类的偏差定理,实部的估计和系数估计等性质.  相似文献   
98.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 PEC)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生态友好、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地转化与储存太阳能的理想途径之一,但光阳极较低的工作效率限制了PEC分解水的发展.近年来,钒酸铋光阳极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光电流密度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工作聚焦在如何将钒酸铋光阳极所具有的理论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并应用至PEC分解水制氢.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钒酸铋光阳极的吸光效率、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与表面催化产氧效率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高性能钒酸铋光阳极的设计思路与合成方法进行评述、总结与展望,为进一步挖掘钒酸铋光电极的潜力与开发下一代光电极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
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是我国原创的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应用的重要成果,其高效制种技术是杂交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选育高配合力和异交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与恢复系能够有效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本研究通过2016~2020年间二系杂交小麦相关制种试验,对制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恢复系花粉传播距离、花药大小、花药外露率、花粉量和不育系的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等异交生物学性状与异交结实性能有显著相关性;父本花期比母本晚2~3 d能够实现时空协同和生理协同的有效配制.按照父本比例5%对父母本进行混播制种比行比制种产量显著提高28.2%. 2019~2021年度,在南阳地区进行规模化混播制种生产效果突出, BS1453/JS1规模化制种产量达到5273.4 kg/hm2,为二系杂交小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夜间低温胁迫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夜间低温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保罗塔(T1)、太空黄钻(T2)两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经过夜间(20:00至翌日8:00)0℃处理10 d,检测分析不同时间番茄叶片SOD、POD、CAT、APX酶活性及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利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价两个品种的耐寒性.结果表明:经过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