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综述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提出了防治措施 ,并阐述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部分地区肉、蛋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肉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从河北省内不同地区集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了生活用肉、蛋类等105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法和PCR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从105个样品中检测到大肠杆菌19株,大肠杆菌总阳性率18.1%。其中,生鸡肉、生猪肉、生鸡蛋的大肠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5.3%,23.8%,16.7%;生羊肉、生牛肉、生鸭蛋、生虾没有检出大肠杆菌。19株大肠杆菌中从生鸡肉样品中检出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2株。河北省肉类食品总体上大肠杆菌污染程度较轻,但生鸡肉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从河北省昌黎县不同鸡场发生的法氏囊病鸡群中,分离到JD1,JD2,JD3,JD4,JD5共5株IBD病毒毒株,通过初步分离与试验,并对其作了致病性、鸡胚适应性和免疫保护性等项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均为IBDV,且可使易感鸡100%发病,致死率在0~40%。其中JD2和JD5可以在鸡胚中稳定增殖并使鸡胚规律性死亡。尽管通过鸡胚驯化,使分离的IB-DV毒力有所下降,但其灭活后免疫鸡,仍可使鸡对IBD流行毒株的攻击达到85%的保护率。JD2可作为IBD囊组织抗原的种毒,也可作为IBD鸡胚抗原的种毒。  相似文献   
14.
对犬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进化规律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犬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和进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在犬细小病毒方面的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诱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注射含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胚尿囊液后3d发病,其发病率为95%,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出血样渗出物,剖检以喉头气管有黄白色假膜为特征,受侵害的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导致糜烂,以致鸡死亡,死亡率为25%。分别取病死鸡的气管、肺脏、心脏、肝脏、肾脏和脾脏,采用石蜡包埋,HE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质器官为渗出性炎症;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脱落和血液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6.
对肉仔鸡利用简化免疫程序免疫后的生产性能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肉仔鸡采用ND-IBD活、死苗一次性免疫接种,具有ND及IBD抗体产生早、高而持久的特点,足以保护肉仔鸡整个饲养周期。减少了因免疫接种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使其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病死猪体内分离到3株链球菌,并进行了病原学鉴定。细菌在形态上呈链球菌的特征,β或α溶血,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动物试验结果表明,3分离株对小鼠的毒力较低,但能在接种细菌12~15 d后使小鼠发病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