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构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地区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实业家们如此描述中国(顺德)国际科技成果交易会的举办意图,“产学研”结合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科技时代的“朝圣”。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对一直追求原始性创新的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余达太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发达国家纷纷聚焦电动车,制定鼓励政策,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试图缓解环境和能源危  相似文献   
13.
复旦模式     
从前在德国,一个教授科研成果转化的程序是,先把想法教给学生,等学生毕业后再去办企业,待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开发出产品,大约需要15年时间。后来,教授跟企业紧密联系,帮助他们进行转化和后续开发,五六年就转化为生产力了。现在,教授在学校里边做研究,同时校外也有企业的研究所,有什么想法直接跟企业说,一年就可以做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一直为校办企业的“独树一帜”自豪着,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把这一“个性”解释为:虽然西方名大学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但并没有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而中国高校利用科技成果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是中国人的创新。因此,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