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大型的非负矩阵,利用Lanczos双对角化得到了一个低秩近似.类似于Boutsidis Gallopoulos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得到它的非负近似,由此得到了非负矩阵分解的一种新的初始化方法.它虽然带有一点随意性,但可以和已有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相结合.从数值试验可以看出,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初始化方法相比较,该初始化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的联机系统能对色谱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求出各个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各化学成分的含量等参数;编制的程序可算出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二维主元素分析(2DPCA)是基于二维图像,而不是像PCA一样基于一维的向量化图像,是一种用于人脸识别中的典型的特征提取技巧,与传统的PCA方法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短的特征提取时间。运用2DPCA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方法,与PCA方法在误识率上进行了数值对比试验。然后,在特征提取阶段进行改进,它是一个样本图像分组策略,称之为NetPCA,此方法比较好的综合了统计特征和结构特征两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双对称五对角矩阵逆特征问题的可解性.给出了在给定两个互异实数λ,μ和两个n维对称或反对称向量x,y的情况下,构造一个n阶双对称五对角阵A,使得(λ,x),(μ,y)是A的两个特征对的方法.还给出了两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5.
二次特征值反问题的中心斜对称解及其最佳逼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讨论构造n阶中心斜对称矩阵M,C和K,使得二次束Q(λ)=λ2M λC K具有给定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特征值反问题.首先证明反问题是可解的,并给出了解集SMCK的通式.然后考虑从解集SMCK中求给定矩阵[M~,~C,~K]的最佳逼近问题,给出了最佳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及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设自然数n≥4,Xn={1,2,…,n},考虑了Xn上全变换半群Tn的1-奇异变换构成的子半群Tn(1),通过构造分析法得到了Tn(1)上的格林关系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17.
α-双对角占优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Bishan和Tsatsomeros定义了双对角占优矩阵,并且给出了不可约双对角占优矩阵是奇异的及不是H-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利用矩阵的有向图的方法研究了α-双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并给出了A为奇异的及A不是H-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推广了其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3种次对称阵的逆特征值问题,其中一种是由部分特征值与部分特征向量来构造次对称阵并给出解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解的表达式;另外两种是次对称阵的最佳逼近问题,分别给出其解的表达式;在每个问题证明求解过程中,本文充分利用特殊变换矩阵S,使比较复杂的次对称矩阵问题转化成熟悉对称矩阵问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关于Hessenberg矩阵与Toeplitz矩阵的相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解矩阵方程的方法直接证明:对任一单位上Hessenberg矩阵,存在上Hessenberg的Toeplitz矩阵T和单位上三角阵X,使得XHX^-1=T,并且证明这样的T和X都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存在惟一的次对称(persymmetric)矩阵,使给定的两个数和两个不同维的向量成为它和它的主子阵的特征对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给出了惟一解的表达式和两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