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79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10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5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策划和报道民生新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提高县级台民生新闻的活力,成为县级媒体高度关注的内容。本文从新闻的指导思想、采写和播报应注意的事项、民生新闻报道中细节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972.
以混沌 Yang 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类时滞混沌 Yang 系统,弥补了现有混沌体系的不足,通 过数值计算明确了系统在平衡点 E0(0,0,0) 处的局部稳定性以及时滞系统Hopf分岔的存在性,并由此推导出时滞系统发生 Hopf 分岔时的条件:当τ=τn 时,时滞系统在平衡点 E0(0,0,0) 处分岔已经产生,并存在极 限环。 根据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法,有效地对时滞系统的分岔点进行了提前或滞后控制;通过龙格库塔方法, 运用 MATLAB 软件仿真得到了时滞系统在分岔点τk= 1.428 5 处发生了超临界 Hopf 分岔现象;同时发现改变控制参数k的值可以提前或滞后分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73.
双相不锈钢(DSSs)在服役期间会遭受各种局部腐蚀,如点蚀、选择性溶解、缝隙腐蚀等,定量化分析和掌握DSSs在微米甚至更小尺度上的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及其相关机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测量来揭示DSS 2205微区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差异;采用传统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PDP)方法分别在?40和?10 μm孔径的微孔上对不同相比例的DSS 2205进行了微区电化学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电化学方法EIS和PDP只能用于DSS 2205的定性或半定量微区电化学表征。进一步地,我们采用实验室设计发展的优化的恒电量扰动法对DSS 2205进行微区定量化电化学表征。通过建立电化学界面电位脉冲电路,深入分析了该套暂态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在?10 μm的微孔上分别对不同相比例的DSS 2205进行了一系列的微区恒电量暂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相比例的增加,微区体系的极化电阻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974.
自行设计一套筛网反弹盘三维沉积装置,用于电子束蒸发制备碳化硼微球涂层.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并结合此装置在直径为1 mm的玻璃小球表面沉积了碳化硼涂层. 研究了筛网振动频率、电子束制备工艺对沉积速率、涂层厚度以及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采用X射线照相技术测试涂层的厚度;XPS测试涂层表面成分;AFM表征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均方根粗糙度. 结果表明:涂层主要成分为B4C,表面较为光滑、均匀;当筛网振动频率为0.25 Hz,且电子束蒸发工艺参数定为:真空度P小于3×10-3 Pa,高压U 等于6 kV,束流I 在 1  相似文献   
975.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识别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技术,表面分子印迹是目前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概述了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牺牲载体法、聚合加膜法和化学接技法,以及近年来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大展弦比柔性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面临的两类气动弹性问题:颤振抑制与阵风载荷减缓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以飞行速度为时变参数的柔性二元机翼结构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鲁棒预测控制方法的变参数柔性机翼颤振抑制;同时,引入干扰观测器对阵风扰动进行观测,以干扰估计作为抗干扰控制输入,实现阵风载荷减缓。然后,根据对偶原理,将控制器与观测器独立设计。运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离散系统干扰观测器。根据Lyapunov理论将变参数系统的鲁棒镇定与颤振抑制问题转换为极大/极小动态规划问题。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出相应的预测控制律,并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某型柔性变参数二元机翼对象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鲁棒预测控制器可提高约20%的临界颤振速度,且阵风载荷减缓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977.
消除EMD端点效应的PSO-SVM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简称EMD)的端点效应使得EMD分解结果产生严重失真, 为了减小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端点效应, 将支持向量机(SVM)这一智能算法引入EMD, 提出采用SVM模型解决分解中产生的端点效应问题. 通过支持向量机对其原始数据两端进行延拓, 以获得一个或者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为了使端点处的延拓变得更加合理, 引入粒子群(PSO)智能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参数进行优化, 使其两个端点处的数据延拓得更加准确, 从而使得三次样条曲线在端点处不会发生大的摆动, 实现EMD分解的固有模态函数(IMF)更加准确可靠. 通过对仿真信号的研究表明, 基于PSO-SVM 方法的延拓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了分解的端点效应.  相似文献   
978.
979.
文章从分析工作面瓦斯来源入手,并借鉴阳泉矿区邻近矿井的经验,针对各个工作面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不同的工作面巷道系统、布置方案,并介绍了南煤集团在不同开采条件下的瓦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8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众多高校的目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网络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学院校园网情况分析了网络管理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