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31.
在非参数建模中,可以通过最小化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来优化光滑参数λ,即需要刻画出均方误差随λ的变化趋势,进而使均方误差最小的λ值即为最优的估计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知道回归函数的显示表达式,因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样条回归模型与混合效应模型之间的关系,结合极大似然理论与EM算法去优化光滑参数λ.  相似文献   
232.
卞爱莲 《科技信息》2010,(23):I0300-I0300,I0322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并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VB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策略,旨在探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33.
 为了研究页岩储层的流动机制,对国内外页岩气流动机理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调研,详细阐述了解吸附、扩散和渗流的数学描述方法、影响因素、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为流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流动主要经历解吸附、扩散和渗流3个过程.Langmuir等温吸附定律很好地描述了页岩气的解吸附规律,但在描述多组分气体解吸附时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Fick第二扩散定律能够准确地描述页岩气的扩散过程,如何划分渗流和扩散的流动区间并进行耦合还需进一步研究;气体在天然裂缝网络中的流动遵循滑脱效应的广义达西定律,在压裂诱导裂缝中的流动遵循Forchheimer定律;天然气在页岩储层的流动存在压敏、气水两相流动、温度变化引起的热效应、相变等多种流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4.
陆龙骅  卞林根 《自然杂志》2008,30(5):262-266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在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8年初,我国自主组织了24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4次北极站考察;建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并在南极冰盖设置了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在南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继续监测包括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提高极地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极地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考察研究领域,积极获取气候代用资料;进一步量化和认识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立完善极地大气科学研究体系,提高极地大气科学研究水平,仍是我国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35.
甲烷选择催化氧化合成含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取含氧化物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化工过程,简述了近年来甲烷活化制含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6.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Co-Mo催化剂,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结果表明,硫化态K-Co-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结构的物种存在,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还以一种Co-Mo-S相的形式存在,Co-Mo-S的晶相结构与MoS2类似,结合活性测试 结果认为Co-Mo-S的形成促进了样品催化活性的提高,此外,EXAFS结果还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对K-Co-Mo样品中Mo物种晶粒尺寸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Co9S8粒子则影响不明显,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并且在氩气中处理过的样品中Mo物种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237.
75°N~70°S UV-B辐射经向变化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99~2000年中国首次北极和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资料,对75°N~70°SB段紫外辐射(UV-B)经向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到达地面的UV-B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且北半球平均UV-B小于南半球;UV-B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相同.在极地夏季地方时中午前后,冰雪表面反射率很大的地方,有时能观测到接近于赤道地区的最大UV-B辐照度(垂直太阳光线面上).在中山站附近海域,到达地面UV-B的增大与高层大气臭氧减少密切相关,而与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38.
20世纪在地球物理学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诸方面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世纪之交的时代更迭,在对2l世纪的上.中叶将必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为此本将讨论以下三个问题:(I)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进程和其战略意义;(2)20世纪主要的重大成就;(3)2l世纪上、中叶的发展前沿和导向。  相似文献   
239.
动感雕塑中直线驱动电机的电磁模型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针对电机轴对称结构的特点,给出了其涡流电磁方程,基于变分方法,建立了该轴对称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电机的电磁推力和启动电流等参数.以理论计算结果为样本数据,对电机结构进行优化,获得了电机的最优性能参数.为了验证理论计算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按优化结果参数制作样机并测试其性能,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40.
应用小波分析技术研究我国棉花产量时间序列周期波动规律,得出建国以来我国棉花产量序列存在5a、10a、14a和24a特征时间尺度,并认为5a、10a特征时间尺度主要反映了我国体制、政策方面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4a、24a尺度则反映了气候灾害等自然条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应用小波分解重构技术,对我国棉花产量序列突变点进行了试探性的检测,得出1983年为我国棉花产量序列的一个突变点的结论,认为小波分解重构技术应用于棉花产量序列突变点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图5,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