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1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7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通过建立半主动压电可控悬臂梁有限元模型,进一步采用精细时程积分法求解各节点的挠度和转角.以分支电路中电感和电阻值为设计变量,梁有限元模型动端点处节点位移振幅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电路中的电感和电阻,得到不同激励频率下分支电路的最优参数值.优化结果表明,当电感和电阻为最优值时,动端点的振幅都比其他情况下的振幅小;当激励频率和分支电路谐振频率相等时,动端点振幅并不是最小的,即最优电感比谐振频率下的电感值小.  相似文献   
132.
一种新的改进遗传算法——混合式遗传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遗传算法应用的局限性,把模糊思想应用到大变异操作中,提出了模糊大变异操作;并结合自适应遗传算法、最佳选择策略机制和过滤操作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结构--混合式遗传算法(hybridgeneticalgorithm,HGA).HGA不仅保证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而且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算例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33.
GPS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刘俊  张思东  张宏科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3):329-330,356
在研究GP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仿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仿真软件包,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这对于GPS定位产品的开发生产与系统研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4.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Na0.5Ho0.5-xYbxBi4Ti4O15铋层状结构陶瓷.经X射线衍射(XRD)表征,新合成材料为单相结构,且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表面和断面图像均为层状,说明合成材料为新型铋层状材料.室温时,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有2个峰,分别为546 nm处的绿光峰和656 nm处的红光峰,分别对应于Ho3+离子的5F4+5S2→5I8和5F5→5I8跃迁.为研究其机理,测试了变功率条件下的发光强度,经计算,绿光和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研究陶瓷样品在变温(-130~270°C)条件下的发光性能时,发现红光与绿光的强度比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该材料有望应用于光学温度传感器领域.经介电性能测试发现当Ho:Yb=1:9时,样品的居里温度为686.4°C.研究铁电性能发现当Ho:Yb=3:2时,剩余极化Pr为9.3μC/cm2,矫顽场强为Ec=82 k V/cm,表明具有一定的铁电性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新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多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35.
Sr Bi4Ti4O15是一种具有高居里温度(Tc)、高机械品质因数和大电阻率的铋层状结构铁电、压电多功能材料,通过掺入稀土离子的手段,可使其具有上转换发光的特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学性能.在本文中,同时将Ho3+和Yb3+对A位的Bi进行取代,其中Ho3+的取代量为0.06 mol-1,Yb3+的取代范围为0≤x≤0.3,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主要通过控制Ho3+离子的量不变,调节Yb3+离子的浓度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掺杂量对Sr Bi4Ti4O15陶瓷的形貌、上转换发光特性、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在使用980 nm的红外激光器对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进行激发下,从上转换发光图谱中可以观察到三个峰,分别为峰位在547 nm附近较强的绿色发光、659附近以及759 nm处的较弱的红色发光.同时可以看到,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绿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且当Yb3+取代量为x=0.15时,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得到,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在研究Sr Bi3.79Ho0.06Yb0.15Ti4O15样品上转换发光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观测到随着温度的增加,547 nm处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和659 nm处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均随之减弱,且I659 nm与I547 nm的荧光强度比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种温度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应用于光学温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6.
以钛酸丁酯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镧、 钕和镱稀土离子掺杂TiO2/沸石光催化剂. 通过XRD和IR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研究了不同沸石粒径及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量(质量分数)对农药敌敌畏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沸石最佳粒径为0.15 mm, La3+掺杂量质量分数为3.0%时(以TiO2质量计), 稀土离子的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沸石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7.
在常压和N2气氛下,实验考察了高温焙烧处理对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改性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利用XRD、NH3-TPD2、7Al MAS NMR、FTIR、XPS、UV-vis和H2-TPR等检测方法表征了Fe-ZSM-5分子筛高温焙烧前后的性能变化,并以N2O气相一步氧化苯制苯酚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高温焙烧对Fe-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Fe离子以非骨架铁的形式负载于Fe-ZSM-5分子筛的表面或孔道中,其存在态为Fe2O3;2)高温焙烧处理导致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并在表面形成新的五配位铝;3)高温焙烧使Fe-ZSM-5表面的Fe2O3含量降低,所诱发的Fe离子表面迁移形成了更多有利于苯酚生成的活性位,因而能显著提高苯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将抗原片段用点膜仪固相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依次加入标本、生物素标记的IgG、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最后加底物显色,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实用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5~25 min,操作简便,已通过"第3代ELISA抗-HCV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易判断,既有ELIS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又有金标记法的检测速度;既适合输血筛查实验,又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对线粒体tRNA^Trp识别的种属特异性,构建了7个水稻线粒体tRNA^Trp三位点(G73,U72,A68)的单点或多点突变的突变体.这些突变基因,经体外转录后分别用枯草杆菌(B.subtilis)和人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进行氨酰化反应,并测定它们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相比,7个突变体的转录产物被B.subtilis 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分别降低了53.33%-99.79%,被人TrpRS氨酰化的活力却分别提高了4~330倍,其中以MPH7(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三碱基(G73,U72和C68)全部突变为人tRNA^Trp的三碱基序列)的氨酰化活力改变最大.实验结果证明,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质tRNATrp的种族特异性类似,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也主要处于氨基酸接受茎的识别位碱基、第一和第五对碱基对,亦即识别位碱基G73,氨基酸接受茎上的两个碱基对G1/U72和U5/A68.本研究为线粒体tRNA^Trp起源于真细菌的推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0.
在鳄类系统发育研究中,长吻鳄科Gavialidae的系统发育位置存在较大分歧。根据分子生物学数据,恒河鳄Gavialis gangeticus和长吻马来鳄Tomistoma schlegelii是姐妹群,它们共同构成长吻鳄科;短吻鳄科Alligatoridae占据整个鳄类系统发育的基干部位。根据形态学数据,恒河鳄是其他所有鳄类的外类群。当对分子生物学数据和形态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时,其结果强烈支持分子假说。文章从恒河鳄系统发育位置出发,探讨恒河鳄与长吻马来鳄谱系发育位置在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数据上的冲突;提出鳄类谱系发育的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数据冲突的解决有赖于亚洲东部过渡型长吻鳄科化石的发现,这些过渡类型的化石在重建鳄类谱系发育和探讨长吻鳄亚科的形态返祖之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