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系统科学   110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2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463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降低碳烟与NOx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加入不同预混量甲醇对柴油机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采用一种组合燃烧模式,该模式是指低负荷时发动机仅燃用柴油,中等以上负荷燃用柴油与预混甲醇.试验在一台改装的喷醇发动机上进行.与原柴油机性能进行的对比表明,采用组合燃烧方式的喷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以及经济性明显优于原柴油机.同样工况下碳烟和NOx排放分别可以减少40%和15%以上,同时燃料消耗率也有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索在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工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Ficoll、Precoll和Panning法分离和纯化人外周血DC,再加GM-CSF(100μg/mL)和IL-4(10μg/mL)诱生出大量树突状细胞,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到第3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DC伸出的树突状突起,呈毛刺状.培养到第7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胞体体积变大.这些毛刺状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呈分叉的树突状胞质突起,某些突起形成薄片状结构,培养后的DC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染色.结论: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对西洋参中24(R)-拟人参皂苷(p-F11)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p-F11为指标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正离子全扫描法检测,经方差分析筛选p-F11的提取工艺。结果 p-F11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70%的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3h。结论 提取溶剂浓度对西洋参中p-F11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4.
遗传规划在离散动态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结构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要确立离散动态系统的动态方程组非常困难。利用遗传规划(GP)融合系统结构估计与参数估计的特点,阐明GP在离散动态系统建模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一种利用误差估计进行模型评价的方法。用Lotka-Volterra公式演化的数据对该建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遗传规划在离散动态系统建模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5.
将大鼠离体脂肪组织置于组织灌流肌槽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及雌二醇加心得安、异搏定或无钙液,测定离体脂肪组织所释放的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的含量,观察雌二醇对大鼠离体脂肪组织释放FFA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雌二醇促进大鼠离体脂肪组织释放FFA(P<0.01),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845,P<0.001);;心得安、异搏定和无钙液可不同程度地阻断雌二醇对离体脂肪组织释放FFA的促进作用.由此表明雌二醇可通过增加FFA的释放,促进离体脂肪组织的分解代谢,且其作用可能部分经肾上腺素能β受体、异搏定敏感的L型Ca2+通道及细胞外Ca2+内流介导.  相似文献   
116.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半固态金属成形工艺、浆料制备方法等方面的成果与动向。并展望了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7.
陈晖  沈世华  贺俊芳  冷静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2004,49(17):1725-1730
经过连续两步的液相色谱层析分离过程, 从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类囊体膜直接分离出来一种捕光蛋白复合体(LHCP). 该捕光蛋白复合体的三聚体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获得. 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这个捕光蛋白复合体至少由5种蛋白质组成, 其中分子量约为31 kD的蛋白质此前尚未在高等植物的主要捕光蛋白复合体(LHCⅡ)中发现. 分离获得的假根羽藻捕光蛋白复合体除了含有叶绿素(Chl) a, Chl b, 新黄素和紫黄素外, 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类胡萝卜素─管藻黄素. 假根羽藻管藻黄素-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体中存在的管藻黄素的作用是加强该色素蛋白复合体对蓝绿区域(530 nm)光的吸收, 假根羽藻LHCP具有与高等植物中的黄体素-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相似的吸收谱和荧光发射谱. 管藻黄素和Chl b向Chl a的高效传能说明捕光色素分子高度有序地结合于假根羽藻的捕光蛋白复合体上. 管藻黄素-叶绿素a/b蛋白质使有机体得以增强其吸收在深海或潮下带海域分布较多的蓝绿光.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北方表土微团粒粒度分布及其对粉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梅凡民 《科学通报》2004,49(17):1776-1784
利用干筛筛析法测定了中国北方沙漠、戈壁、绿洲、干草原农垦区和草原牧区等代表性表土(沙质土、砾质沙土、砾质壤土、壤土和粉壤土等)的微团粒粒度分布. 组成表土微团粒粒度分布的对数正态群体分别为粉细沙、细沙、中沙、粗沙和极粗沙群体, 其平均的质量中值粒径分别为90, 210, 390, 600和980 mm, 平均的标准偏差分别为1.25, 1.40, 1.25, 1.35和1.25. 粉细沙、细沙、中沙、粗沙、砾质沙、砾质壤土、壤土等表土类型的微团粒粒度分布为这几个对数正态分布群体中的组合. 粉尘释放模型(DPM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 表土微团粒粒度分布对粉尘释放通量存在显著影响, 细沙和粉细沙的粉尘释放通量最大, 中沙、砾质沙、砾质壤土、壤土、粉壤土次之, 粗沙的粉尘通量最小, 差值范围在101~103 mg·m-2·s-1左右;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和片状流沙覆盖的农田的粉尘释放通量在101~104 mg· m-2·s-1之间, 而沙砾质戈壁、沙砾质化的农田和草原的粉尘释放通量在101~102 mg·m-2·s-1之间, 表明中国北方沙漠(沙地)和片状流沙覆盖的农田是粉尘释放的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球形Ni(OH)2作为正极添加剂,使MnO2电极在7 mol/L KOH溶液中的可充性得到显著改善.对Ni(OH)2和曾广泛研究的Bi2O2添加剂修饰的MnO2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初步明确了Ni(OH)2的作用机理.模拟电池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Ni(OH)2添加剂在实际可充碱锰电池中作用效果明显优于Bi2O3.  相似文献   
120.
Nd:YIG中Nd3+基态多重态耦合对磁矩及磁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量子理论计算了Nd:YIG中Nd^3 离子基态多重态耦合对磁矩与磁光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当较高能级的多重态被考虑进来后,离子基态的能级分布与状态波函数要发生改变,从而对离子磁矩与Faraday偏转产生影响;多重态耦合对磁矩的影响不大,但对Faraday偏转的影响较大,计算过程中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