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怀化市成人身体形态与身体成分现状及特点,揭示不同年龄段间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怀化市20~59岁成年人,共计4 880人(男2 480,女2 400)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身高随年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体重、腰臀比等指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增加趋势;体脂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增加趋势,与2005年相比较,男子身高和体脂率分别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P<0.05,P<0.01),男子克托莱指数和女子体脂率分别高于湖南平均值(P<0.05).  相似文献   
102.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的代表160余人,兴致勃勃地聚集在大连工学院,参加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这次会议是在国家教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召开的,国家教委科技教育司派了一名副处长莅会指导.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翁永庆编审给大会发来了贺电.大会经过民主协商,选举  相似文献   
103.
在混合温度为 1 80℃、搅拌速度约为 350 0r/min的条件下 ,对胜华 1 0 0号沥青进行改性 ,通过测定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低温柔性两个性能指标考察了改性剂SBS的牌号、掺入量及混合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SBS的含量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及低温柔性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SBS的牌号 ,而混合时间的影响最小。用SBS对胜华 1 0 0号沥青进行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 :混合时间为 2h ,SBS牌号为YH80 1 ,SBS的含量为 1 2 %。同时 ,还考察了基础油 (软化剂 )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增塑剂 )对改性沥青软化点及低温柔性的影响。基础油的加入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较小 ,而基础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加入有利于改善改性沥青的低温柔性。  相似文献   
104.
沥青乳化剂及沥青乳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 4种沥青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以及沥青乳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和 ζ电位。考察了胜华 10 0 # 道路沥青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以及水中阴、阳离子对油水界面 ζ电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乳化剂的性质是决定乳化效果及沥青乳液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 ,乳化剂水溶液 pH值对乳化效果的影响比乳化剂浓度和乳化温度的影响大。乳化沥青油水界面张力越低 ,ζ电位越高 ,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5.
稠油组分油水界面zeta电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与极性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zeta(ξ)电势,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ξ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官能团各组分间ξ电势绝对值的差别较明显,其中酸性分最高,两性分最低、碱性分和中性分居中。酸性分在pH=1l时ξ电势绝对值达到最高,其他组分的ξ电势在pH=12时达到最高。极性四组分ξ电势绝对值差别不大,各组分ξ电势绝对值都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在盐度为lg/L左右时,各组分的ξ电势绝对值都有一个极大值,总趋势是,各组分ξ电势绝对值基本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条件下(pH=ll~12)水包稠油乳状液中起稳定作用的官能团组分主要是酸性分和极性四组分中的沥青质。水相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水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盐在特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水包稠油乳状液的作用。但从总体趋势看,盐含量的增加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的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界面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实现进行了论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ActiveX技术的GIS平台.利用此类GIS平台,结合校园信息的特点,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抽象出校园图、楼、楼层、房间等通用概念,基于视图与视图配置的模型,开发出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技术能缩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7.
在自行设计的小型乙苯脱氢装置上,对过程的适宜操作条件及苯乙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田0~600℃;液空速0.8h ̄(-1)及H_2O/乙苯为1.5(质量比)的条件下,乙苯单程转化率为47%~61%,选择性达到92%~93%,这一结果与工业装置的实际生产数据相当吻合。因此,可利用该小型装置对工业生产的操作条件进行模拟。苯乙烯含量的色谱分析与折光指数分析对比显示。两者相当接近,故可采用相对较为简单的折光指数法测定乙苯脱氢反应液相产物中苯乙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8.
微量水分对喷气燃料中悬浮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喷气燃料中直接加入水分和加入水分后再蒸馏等方法,分别用SC-6微量水分测定仪和Abakus颗粒测量分析仪测定了喷气燃料中的微量水分和悬浮物的颗粒数及粒度分布,考察了水分对喷气燃料中悬浮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分的存在是影响喷气燃料中悬浮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加水后再蒸馏的喷气燃料中,密封静置120 d后基本没有悬浮物产生。喷气燃料中的水分含量控制在21.50×10-6时,能抑制悬浮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水洗过滤的方法富集了部分储存喷气燃料中产生的悬浮物,采用常规理化分析、X射线能谱(EDS)、原子发射光谱(AES)、红外光谱(IR)等手段分析了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的成分和成因,并对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储存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主要为由碳、氧、铝、硅、钠、铁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脱除有机成分后所剩余的固体部分主要为硅、氧化合物即尘土等小颗粒污染物;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可通过采用适当精度的过滤器除去,过滤效果随过滤器精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搭载返回式卫星,金霉素生产菌金色链霉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生产能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摇瓶发酵,搭载菌株产素能力提高了12.9%.在50 L发酵罐中,搭载菌株的菌体浓度提高5%~10%,粘度较高,活力较好,菌体形态较好,产素能力提高了11.4%.目前选育的高产搭载菌株已经投入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