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9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MRE)执行器作为智能减振应用系统的核心元件,其结构的优化是决定执行器性能上限及系统控制成效的关键。针对目前MRE执行器优化方法及理论研究欠缺的问题,文中面向一款横向隔振的MRE执行器,基于其机械结构和有效磁路,以优越磁控性能、低功耗和快速响应时间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MRE执行器联合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MATLAB和COMSOL的联合仿真,将遗传优化算法和电磁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MRE执行器的优化编程;其次,完成对器件的全局尺寸结构优化设计,使得器件具备优越磁控性能(526.21 mT)、低功耗(44.05 W)及快速响应(5.43 ms);最后,通过搭建测试系统对优化后装配的MRE执行器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了文中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的联合优化方法不仅适用于MRE执行器结构,还可为多领域减/隔振应用的共性MRE器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环保、光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可以预见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需求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增长。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虽然发展迅猛,但制造过程中铟镓等稀散金属的应用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回收废弃铜铟镓硒电池组件中的有价金属元素,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废弃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进展。基于退役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过程废物,对现有包括湿法回收、火法回收和综合处理工艺等回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铜铟镓硒电池回收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了后续分离组分纯化与再利用方面存在的挑战。本文为未来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回收工艺的开发、优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气象站1959 ̄1996年5 ̄9月降水资料及武汉城区各雨量站,1988 ̄1995年5 ̄9月降水自记资料,统计分析武汉市暴雨、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确定武汉市灾害性暴雨标准,其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地区暴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研制开发产品的角度,通过典型的实例,分析讨论单片机应用系统中I/O接口的配置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1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 ℃时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 在反应温度120 ℃、压力1.5 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 在反应温度80 ℃、压力1.0 Mpa、n(甲醇)/n(叔戊烯)比1.1、LHSV为1 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 制备的新型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 因此,Cs2.5H0.5PW1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浙江沿海中国对虾标志放流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5年,在象山港及六横南部渔区继续进行中国对虾大规模标志放流。阐述了不同体长,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标放的标志对虾在浙江新的海域环境条件下移动、分布规律及生长、成活、产卵等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与放流虾群行动分布趋于一致,为我省中国对虾生产性放流增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南海海绵Phylospongiasp.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Phyl-loamideA,它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18.
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波谱及GC-MS等方法从海绵中分离鉴定出十四酸,十六酸,24-甲基胆甾醇,胆甾-5-烯-3β-醇,胆甾-5,22-二烯-3β-醇,胆甾3,5,-二烯-7-科角甾-5-烯-3β-醇,(24-S)-豆甾-5-烯-3β-醇,胆甾-5α-3,6二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双折射光程差测量技术,提出用旋转半波片-反射法测量半封闭玻璃制品应力,探讨以电光调制法为基础的微双折射光程差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建立起自动测量系统。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一类种群发展方程,建立了年龄依赖种群系统的连续模型、半离散模型和离散化模型,并简要讨论了它们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