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生境黑线姬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消化道的形态与食物质量、动物食性及其对能量的需求密切相关。笔者采用小型动物解剖法对不同生境的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的胃、小肠、大肠(含盲肠)的长度和重量在不同生境中有明显变化,所测的长度和重量均表现为在林间较高而在农田较低。因此,可以认为黑线姬鼠通过延长或缩短其消化道、增加或缩短食物在其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增大或减小消化率等生理变化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煤及其残焦中硫的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了宜宾煤及其释放出挥发分后残焦中硫的形态,研究了煤中的硫在挥发分释放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XPS能够鉴别出宜宾煤中的硫;宜宾煤的S2p图谱有2个需要解叠的峰,分别位于163~164eV和169~171eV之间,这主要是由煤中的硫化铁和硫酸盐引起的;宜宾煤中含有硫砜,但不含亚砜.残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900℃加热条件下,宜宾煤在释放挥发分的同时,其中的部分燃料硫能够转化为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并被固定在残焦之中.在煤的挥发分释放过程中,也有部分燃料硫与挥发分一起释放出来,其份额与加热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
运用TG/SDTA同步分析仪, 研究了碱式碳酸锌在流动二氧化碳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及热分解动力学. 探讨了加热速率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采用Friedman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的活化能数值随着分解率的不同而变化, 由此推断该反应是由多步反应组合而成的,其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286.84 kJ/mol.  相似文献   
94.
锐钛矿型TiO2/Si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硅灰石为硅源、 硫酸钛为钛源, 在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条件下得到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锐钛矿型TiO2/SiO2复合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 在复合物孔隙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利用XRD,TEM,N2吸附和脱附对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5.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自制的间歇式循环反应系统中对乙醛的气-固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醛初始浓度较高时,如果催化剂表面辐射强度较低,则反应过程处于光子传递控制过程,反应速率与光强成正比,若催化剂表面辐射强度较高,则反应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当乙醛初始浓度较低时,随着紫外光辐射强度从低到高变化,光催化反应均为一级反应过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光强大于11.6W/m^2时,光催化反应过程处于表面作用控制过程,光强的提高对反应速率不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针对传统Adams模型平顺性分析对减振器摩擦考虑不全的问题,基于减振器摩擦原理建立了数学拟合模型,依据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曲线对外挂减振器模型进行参数同定,通过参数优化使得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运用ADAMS与MATLAB_Simulink模块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并在不同特征路面上分别对ADAMS模型减振器与外挂减振器所体现的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ADAMS中只体现阻尼力-速度(F-V)特性的减振器相比,外挂减振器所体现的摩擦特性对整车垂向加速度振动峰值抑制效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脉冲路面,驾驶员侧地板垂向加速度振幅减小9.57%;随机路面根据特征的激励的不同,也会使驾驶员侧地板振动加速度振动峰值下降5% ~10%.研究结果为平顺性仿真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