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92篇 |
免费 | 270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6篇 |
丛书文集 | 266篇 |
教育与普及 | 19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0篇 |
现状及发展 | 24篇 |
综合类 | 53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54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66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9篇 |
1964年 | 9篇 |
1963年 | 13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林明祥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4):376-379
对我省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2.
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技术,发现拉伸早期形成的G-m界面断裂并不是直接连续扩展成主裂纹,而是逐步再生许多界面裂纹,其间基体韧带缩小而形变裂开将界面裂纹连接起来这些过程局限在裂开前主裂纹及其近邻处很窄的微带区内进行在断口或表面裂纹中,G-m界面断裂占绝大部份,基体韧带的穿晶断裂只占很少基此对灰口铸铁中石墨与性能关系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3.
讨论了利用三明生铁和马坑生铁制取的马氏体抗磨球墨铸铁的白口倾向、淬裂倾向以及防止淬裂.提高冲击疲劳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提出用尿素四段加入新方法合成制得低含醛量脲醛树脂粘合剂.产物中游离甲醛含量降低至0109%,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行业规定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5.
66.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机制是当前临床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何首乌制剂——润燥止痒胶囊为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采用代谢组学探讨其肝损伤可能的易感机制.病例分析表明润燥止痒胶囊相关肝损伤具有较典型的特异质属性,且与免疫异常活化有关.在正常小鼠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对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无显著影响;在易感模型小鼠,免疫应激造模因素并未引起肝损伤表型,仅伴随肝组织少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但从代谢组学可见组氨酸和丙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上调(P0.01)和色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下调(P0.01),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其肝损伤易感因素的重要内在机制;而在免疫应激易感因素基础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引起了显著的肝损伤表型,并伴有肝组织大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同时代谢组学上亦表现为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甘油磷脂、胆汁酸等与炎症相关代谢通路的显著改变.综合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易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易感因素相关的代谢紊乱通路,筛选发现了亚油酸、骨化二醇、18-羟基皮质酮等10个生物标志物可较好地识别易感模型动物(ROC分析中AUC均大于0.9),对临床识别易感人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本文概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反应机理以及温度、基质浓度、溶解氧、有机物等因素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并且以鹿特丹DOKHAVEN水厂和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厌氧氨氧化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8.
反潜作战是现代海战中的重要课题,到现在为止,空中力量反潜仍然是最主要的反潜措施之一。美国的P-3猎户座是一款远程陆基反潜巡逻机,是空中反潜的主力军。该机自问世后,就成为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海上巡逻和反潜战飞机。它主要的特点是航程远,工作时间长,反潜设备先进,反潜攻击犀利等,堪称最可怕的潜艇杀手。岛国反潜战略作战国土狭长的日本是个岛国,纵 相似文献
69.
隐写是隐蔽通信的主流方法之一,而移动端则是当下最常用的通信设备,二者的结合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方法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各类网络结构向着更复杂、庞大的方向演变,逐渐脱离以隐蔽通信为核心的实际应用场景,实用性较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的轻量级图像隐写方法.对网络整体进行轻量化设计,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降低模型计算量,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取得较好的折中平衡.以生成对抗网络的思想,将编码器、解码器和判别器构成的整体模型纳入对抗训练中,使子网络在迭代对弈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为应对真实环境下的各类挑战,模型被落地部署于移动设备上进行真机实验.在移动端,精简后的模型性能会出现小幅下降.对此,在方法中引入BCH纠错码以确保正确提取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移动端隐写方法生成图像质量好,且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能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便捷性的高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的所有计算工作均可在移动端独立完成,不需要通过网络请求服务器,能避免网络窃听攻击. 相似文献
70.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多负载解耦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数学模型,研究了多负载时系统的功率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策略,在能量拾取侧中增加一个Boost电路.在负载轻载时,以较低开关频率控制Boost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当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系统向负载传输功率;当功率开关管导通时,系统屏蔽副边负载,实现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解耦控制.针对系统有无Boost电路分别进行了PSpice仿真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在多负载系统的单一负载轻载时实现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的电磁解耦,为多负载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