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经济竞争力的焦点是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是兴国的根本途径,发展经济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阶段的根本任务. 根据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增强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并对科技竞争的能力建设问题提出了看法.分析认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环节是效益、市场、信誉、服务和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定位.每一个环节都与科技水平和实力相关联,科技竞争力是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文章提出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力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指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走中国特色道路;科技转化能力严重缺位现象要抓紧弥补;创新环境建设的基础地位要受到重视.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环境问题,文章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了看法,即整合、共亨、提高三方面的任务都很重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我国宏观层面科技体制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2.
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0,我们各方面的改革力度将会进一步如大。教育是兴国之本,各种各样的建设人才都要通过教育部门来培养,所以,在新的世纪里,教师肩负着更为繁重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力争用最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和教育好新一代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3.
对甘肃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的6年中,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消减黄河下游洪灾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学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宜的行河边界条件和最小的社会、经济损失为原则,通过对地质、地貌、水文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在GIS和数学模型等技术的支撑下,研究了黄河下游洪灾风险的消减问题,探讨在现今黄淮海平原是否存在一条可行的最优后备流路.研究认为,在水沙矛盾不能根除的现实条件下,最优后备流路的识别可选择边界条件较优和社会、经济损失较小的重叠区域.通过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地形、构造运动、地壳稳定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详细分析,运用距离加权函数和最低成本路径函数计算得到最优后备流路.后备流路完全摆脱鲁西中隆起的影响,全线在海黄裂谷中行河,有利于河道的相对稳定;后备流路的比降增加36.2%、长度缩短15.4%、曲率减小12.2%,有利于行水行沙.总之,启用后备流路能较好地缓解现行黄河的洪灾风险.虽然存在部分人口和城镇搬迁,基础设施的重建以及现有流路被废弃地区用水短缺及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但与国家治黄的巨大累积投入相比较,其绝对数量仍然是可接受的.在被确定的后备流路区域内,由于水资源的充裕和相应需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5.
我国古代有一部《孙子兵法》,千百年来,享誉中外。它不仅为世界各国军事家必读之书,也为现代商业、政治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与处世之道所广泛应用。《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如此推崇,主要是它从无数战争胜败的实践经验中,创造性地总结、集成了军事上的谋、略、技巧和套路,是我国古代集军事“方法创新”之大成的杰出成果,充分反映了“创新方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