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51例耻骨上前列切除术中采用缩缝前列腺窝口、不作膀胱造瘘,经尿道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及使用新型膀胱(?)、双弯形镶片持针钳,提高了手术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2.
金属三维塑性成形过程无网格伽辽金法数值模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无网格伽辽金法(EFGM)与三维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相结合,对EFGM在金属三维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边界奇异权法和修正的罚函数法处理速度边界条件和体积不可压缩条件,采用反正切摩擦模型处理摩擦边界条件,推导了金属三维塑性成形过程EFGM法数值模拟的刚度方程,给出了关键算法.对长方体金属镦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结果与三维刚塑性有限元体积成形商品软件Deform3D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良好,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以HQn×n表示四元数Hermite矩阵的全体.给出了四元数矩阵方程AX=B在HQn×n中的最小二乘解的表达式,以及AX=B在HQn×n中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与通解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44.
四元数酉矩阵的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UQn×n表示四元数酉矩阵的全体 .本文给出了四元数矩阵方程AX =B的反问题在UQn×n中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解的表达式 ,以及最小二乘解的表达式 .  相似文献   
45.
针对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中对立柱隆起危害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考虑立柱隆起影响的钢支撑承载力计算方法。运用实测数据,从正常施工、超挖及基坑放置过长时间3个工况分析了立柱隆起对钢支撑体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单根支撑破坏后支撑体系的响应。研究表明:钢支撑承载力随立柱隆起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设计轴力越大,允许的立柱竖向位移越小;最后一层土开挖是风险最高节点,倒数第二道是相对最薄弱的支撑;超挖会引起已安装钢支撑的轴力明显增加,危及支撑稳定;基坑长时间放置,立柱持续隆起将威胁到钢支撑的安全,每层土放置时间长短将影响各道支撑进入失稳状态的顺序;最薄弱钢支撑一旦失稳破坏将引发支撑体系“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该处挡墙整体垮塌或断裂;所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钢支撑体系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实时判定钢支撑体系的安全性状。  相似文献   
46.
针对套管在大斜度井中的磨损失效,首先开展了套管的磨损实验研究,根据Dawson 和White 提出的基于能 量损失的线性磨损模型以及本文的实验数据,获得了钻杆接头与套管的磨损系数。建立了钻杆接头与套管磨损机理 研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自适应网格划分,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可以对套管磨损的节点进行“实时 调整”,并对网格单元做光滑处理,不断更新钻柱接头与套管的接触关系,对钻进过程中套管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在 磨损后套管结构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套管剩余抗挤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套管的最大磨损深度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建立了套管剩余抗挤强度与最大磨损深度的关系,进而可以预测套管在某一累积磨损时间内套管的最大磨 损深度和套管的剩余强度,为磨损套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利用环的TL-理想的概念,给出了正则环、弱正则环的特征刻划。  相似文献   
48.
利用完备Browwer格L及L上的三角模T定义了TL-子群的直积,研究了直积中的TL--子群和TL-子群的直积性质。  相似文献   
49.
利用群G的反Fuzzy子群的低水平子群,讨论反Fuzzy子群和反Fuzzy正规子群在同态下的性质。  相似文献   
50.
柱塞气举是页岩气压裂液返排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棒状柱塞举液密封效果,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单一流道的二维几何模型,采用湍流模型模拟棒状柱塞运行时凹形槽内流场情况,优选槽型(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反等腰梯形、反直角梯形和矩形),对比分析不同槽深和槽宽时的流场情况,并开展优化后棒状柱塞与常用衬垫式柱塞对比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柱塞运行时在凹槽中心有一个低速区,在该低速区会不断产生干扰流体正常流动的涡流,从而使整体流速降低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在对比槽型中,正直角梯形槽的密封效果最好;现场常用参数范围内,随槽宽、槽深增大,密封效果变强(槽宽20 mm、槽深6 mm时最优),且槽宽对柱塞密封性的影响大于槽深。物理模拟实验证实,相同条件下优化后的棒状柱塞在小气量情况下举液效果优于常用衬垫式柱塞。本研究结合CFD建立了可靠物理模型,且优化后棒状柱塞举液效果较好,对现场实际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