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基于AIS和ECDIS的自动避让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为失误是发生海上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建立完善的船舶自动避让系统是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航行安全的关键。快速、正确、详细地采集目标船和周围的环境信息是自动避让决策的基础。通过对现代航海技术AIS和ECDIS功能的分析,提出利用AIS和ECDIS解决自动避让系统信息采集问题的观点,以期对自动避让系统的开发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桂云 《科技资讯》2007,(16):210-210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管理正逐步进入网络化、档案信息也正在走向数字化,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并加强各项事务管理,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合酶酶解蔗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方法】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中的单纯形质心方法对木聚糖酶 A,木聚糖酶B和α-L-阿拉伯糖苷酶3种酶进行配方设计试验,以低聚木糖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低聚木糖得率的最优酶复合配比为木聚糖酶 A 39.5%,木聚糖酶B 25%,α-L-阿拉伯糖苷酶35.5%,在此条件下预测低聚木糖得率为85.20%。【结论】该配比能显著提高蔗渣木聚糖酶解效率和低聚木糖的产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年产玉米逾千亿公斤,在许多主产区一般作为饲料,价格较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玉米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长期以来传统方法加工的玉米食品因口感粗糙、苦涩难咽而令人厌食。最近科研人员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制作的玉米高筋粉不仅保留了玉米的营养和清香,而且口感细腻、筋道、滑爽,可做出面条、水饺、馒头等“金色”食品,被称为“2l世纪的第三大主食”。  相似文献   
15.
16.
高热硬度有机硅树脂涂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云 《科技信息》2011,(34):44-45
本文研究了以硅烷、铝溶胶为单体,水解缩聚合成高活性的增硬剂,添加到有机硅树脂中交联固化,可得到交联度高的网状结构,提高了涂膜在高温下的硬度,实验中铅笔热硬度提高了两个级别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克氏原螯虾主要动脉血管进行了组织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主要动脉血管可依组织学结构的不同而分为二类,第一类血管包括胸直动、胸下动脉、腹下动脉、肝动脉前侧动脉,其管壁由内而外分别为基板、细胞层和结缔组织层,基板和结缔组织内皆具有弹性纤维或类似弹性纤维物质,第二类血管为腹上动脉,其管壁由内而外分别为基板、肌肉层、混合在微纤丝内的细胞层、一层弹性纤维、第二细胞层、第二层弹性纤维  相似文献   
18.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热塑性聚酯材料,文中研究 2,6 萘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筛选出适宜的反应催化剂、N2 流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 NDC与 EG酯交换反应较优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210 ℃,EG/NDC摩尔比为2.8,催化剂用量为8×10-4 mol /(mol NDC)左右,反应时间为240 min。  相似文献   
19.
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和引领力量。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企业团队成功经验,对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措施。认为地方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宏观布局,并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基金扶持;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强化学科、行业或领域之间的联合,释放团队管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团队自身应明确建设目标,加强团队交流活动,建立持续学习、有效的人才交流和激励等机制,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波束形成器仅限于利用信号的二阶统计特性,作者采用高阶累积量估计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SteeringVector),实现了一咎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HCAB),该波束形成器利用信号的更高阶统计特征性,减少了对阵列流型的依赖,具有较好的容差性,能自动跟踪信号,数值模拟实验表明该波束形成器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