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单发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2例甲状腺单发结节,共分3组,其中甲状腺腺瘤组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59例,甲状腺癌组17例.比较以上3组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并与相应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在二维声像图上:对3组病例的甲状腺形状、边界、周边回声、晕环、囊变、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上:对3组病例的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的分布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4.5%;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度为52.5%,特异度为100%;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4.7%.结论:病灶微小钙化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存在提示恶性后果,囊变的存在提示良性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有帮助.但是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较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技术在膝关节软骨病变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疑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患者共60例,常规行MR的SET1、FSET2/PD、3DFGRE及3DFSPGR扫描。结果:在膝关节软骨病变检查的众多序列(SET1、FSET2/PD、3DFGRE及3DFSPGR)中3DFSPGR序列图像的关节软骨显示清晰、图像的组织分辨力高、病变的检出率达95%,且扫描时间短,既可显示出软骨的内部多层结构及病变,又可显示软骨表达改变。结论: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技术是目前MR检查关节软骨病变中最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诊断、教学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并运用于疾病诊断而形成放射诊断学以来,这门学科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这门学科不断充实、壮大,已成为集常规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化减影血管成像(DSA)、B超及核素扫描成像在内的综合影像学科,即医学影像学.近20年来,医学影像学无论在成像技术手段上,还是在反映人体疾病的程度上都有巨大深刻的变化.利用影像手段的诊断思维方式亦发生变革.随着这种变化,人们用怎样的思维方式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并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去反映这种进步,这是临床教学医院面临的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谈我们的认识与体会.我们认为面对日益进步变化的影像技术的发展,必需与时俱进,同时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 患儿,男,8岁8个月,因"发现运动发育倒退6年多、智力倒退3年多"而来就诊.患儿是孕2产2(G2P2),足月顺产.2岁前运动及智力发育未见异常,2岁后家长发现患儿步态不稳,行走呈"鸭步",落脚时足尖先着地,后来独行、独立、独坐能力逐渐丧失,夜间睡眠时双下肢震颤.大约5岁后记忆力下降.2年前在外院行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发现"小脑沟明显增宽",考虑为"小脑萎缩",家长否认遗传病家族史,其患儿有一哥哥,10岁,运动及智力发育未见异常.体检:表情淡漠,走路需双人搀扶,步态缓慢,足尖先着地,双足外旋明显.常规辅助检查及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本院影像诊断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症(OPCA).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分泌癌(NEC)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忡增.发生于食管较罕见,至2007年全世界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报道不到300例,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B超诊断胎儿Potter's综合征一例报告石晓蓝,肖小敏,黄以萍,谢作煌,刘斯润,梁志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生物系,510630,广州Potter's...  相似文献   
17.
15例踝关节疾病的MRI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踝关节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MRI T1WI、T2WI、T1WI增强及毁损梯度回波(SPGR)扫描对15例踝关节疾病患进行检查,分析各类疾病在不同腿扫描技术中的征象,重点观察跟骨、距骨、关节囊及滑膜等MRI征象。结果:在15例踝关节疾病的检查中,MRI诊断骨关节病3例,滑膜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结缔组织病1例,外伤改变2例,类风湿1例,滑膜增生1例,囊外软组织增厚1例,关节腔积液1例,正常1例。MRI多参数序列成像能显示骨髓腔、关节囊、滑膜的病理改变;MRI多层面扫描能清楚显示踝关节不规则骨及其解剖形态。结论:应用腿多参数、多层面扫描,对显示踝关节复杂的三维结构以及软组织的层次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检出及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在3.0T MR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上的影像表现.方法:使用GE 3.0T MR,对病例组进行T1WI,T2WI,FLAIR及DTI扫描,分析其在常规MRI上的表现;进行DTT成像,分析纤维束的形态及连续性.结果:69例病例组中,脑萎缩患者35例,占50.7%;在FLAIR及T2WI上皮质脊髓束走行区高信号患者,27例,占39.1%;中央前回皮质下"黑线征"为21例,占30.2%;69例病例组皮质脊髓束在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上颜色混杂,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上呈FA值较低的绿色或蓝色;部分病例组(9例)双侧皮质脊髓束形态欠对称;部分病例组(12例)脑桥层面未见纤维束通过.结论:ALS患者的常规MRI表现阳性率低;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通过三种颜色混杂提示纤维束走行方向紊乱;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可直观显示ALS患者纤维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DW、T2W EPI序列在诊断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DW和T2W平面回波磁共振成像在诊断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以及区别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次激发三向同性DW/T2W FSE和常规T1W SE序列对36例病人进行MR扫描,其中有18例非出血性梗死的病人,18例出血性梗死的病人。测量感兴趣区(ROI)及对侧相应解剖部位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及T2W信号强度值,由此计算相对ADC(rADC),T2W EPI和FSE T2W相对信号强度比(rSIR)。结果:(1)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病灶都表现出ADC的降低;(2)急性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上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而急性非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和FSE T2W上表现正常或稍高信号;(3)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非出血性脑梗死都表现出DWI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发病4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表现为DWI的高信号,而发病6~48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DWI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4)出血性脑梗死中病灶处ADC的降低会比非出血性脑梗死持续得更久。结论:结合三向同性DWI和T2W EPI MR成像能够比常规MRI更准确地检测和鉴别出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