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在一个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流化床煤燃烧温度下N_2O均相和多相生成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NH_3氧化形成的N_2O量很少,其主要产物是NO,当增加O_2浓度时,N_2O略有增加,在950℃左右时,N_2O量最大,而在880℃时,NO量最大。焦炭直接燃烧能形成一定量的N_2O,NO能在焦炭表面还原成N_2O,氧化性气氛下,焦炭的还原能力降低。最后,对煤焦生成N_2O的多相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和分析燃用宽筛分(0~8mm)燃料时,在沸腾床层中沿高度和宽度方向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讨论埋管管径、煤种、燃煤颗粒直径、沸腾床温度以及埋管管壁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低压和中压沸腾锅炉埋管管壁传热系数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23.
简要地介绍了流化床中NO,N_2O的来源,以实验室规模进行了N_2O随床温变化的排放规律及沿炉膛高度的N_2O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对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4.
利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量了流化床冷态模型中的三维粒子速度,测量了循环流化床内的湍流能量,也对粒子的轴向空隙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循环床的环一核流动结构的存在,也对循环流化床的气动力特性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25.
在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温度、NH3/NO摩尔比、氧量等对NO消减及N2O生成与分解影响的实验,并进行了多相催化还原反应喷氨脱硝实验,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喷氨脱硝过程NO消减率及N2O的生成与分解的最重要因素是温度和氧浓度.氧量和温度变化中,都有一个NO消减率最大值,石灰石和床灰对喷氨脱硝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多相催化还原使NO的还原温度有所降低,而且在相对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维持较高的NO消减率  相似文献   
26.
流化床床料再生的多级筛分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燃煤联合循环发电为应用对象的新型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床料再生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筛面倾角在物料滑动角附近时,适当加大末级筛子的尺寸,在床料损失率低于5%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大于90%细灰分离效率和较高的颗粒处理量,从而证实了用多级筛分方法使床料再生的可行性,为过滤器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流化床中NOx和N2O排放的途径.在一个实验室规模的小型鼓泡流化床上进行了生物质燃料(木屑)与煤混燃的研究.结果表明:木屑与煤混燃可以有效地降低NOx和N2O的排放,并且还发现,对NOx和N2O的削减能力与混合比例有关.掺入木屑的比例越大,削减的程度越强,但随温度的升高.削减程度有所下降.对木屑与煤混燃能降低NOx/N2O排放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过滤元件阻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流体流动的连续性原理,在达西定理(Darcy‘s law)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过滤元件阻力的通用分析模型。并在各元件气流流动和滤饼形成均匀等条件下,建立了理想状况下过渡元件阻力模型,将元件阻力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在系统阻力的计算中只需计入基本阻力,而附加阻力则在料层阻力中考虑,从而为过滤元件阻力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某公司的一台35t/h煤粉锅炉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仅能达到40t/h的额定蒸发量,而且操作性能稳定、煤种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范围大,达到了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过滤元件的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流化床颗粒层过滤器过滤元件的结构以避免蜂窝状滤饼的产生,实验研究了不同开孔率圆锥型过滤元件滤饼分布特征及阻力特性,证明圆锥型元件结构对消除蜂窝状滤饼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表征滤饼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