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烷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烷基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污染十分广泛 ,且具有诱发某些肿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烷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 .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实验结果亦表明 ,DNA的损伤程度与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征涛 《科技资讯》2007,(7):117-118
数学语言是一切用以反映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象或图形语言。论述了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文字、符号、图形的互译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系统,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3.
苯酚和邻甲酚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小鼠睾丸生殖细胞、鲫鱼红细胞慧星试验,研究了苯酚和邻甲酚的致突变效应及对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和邻甲酚能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增加,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苯酚和邻甲酚对人淋巴细胞、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及鲫鱼红细胞的DN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3种彗星试验的结果均表明,阴性对照组仅有2.5%-7.5%的细胞出现DNA迁移,且迁移距离很小,损伤程度为2.5-8.0(专用单位),而阳性对照组表现出99.5%-100%的细胞拖尾率,并且细胞严重损伤,其损伤程度为248-361.8(专用单位),这证明了实验系统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还表明,苯酚和邻甲酚对3种细胞DNA损伤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小鼠睾丸细胞及鲫鱼红细胞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NDA损伤程度更为严重,揭示上述两种细胞对苯酚和邻甲酚的损害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