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介绍了原代和传代异源四倍体鲫鲤(4n=200)肾组织在含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中,在25~28℃,pH 7.2~8.0条件下的培养.培养的异源四倍体鲫鲤肾组织细胞保持致密单层,其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成纤维样细胞组成,染色体数为整倍体,分布于188~200之间,且多数为200.  相似文献   
82.
异源四倍体鲫鲤成熟性腺和红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繁殖季节异源四倍体鲫鲤成熟精巢、卵巢和血液中红细胞超微结构.成熟精巢由许多小叶组成,小叶内可观察到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和大量成熟二倍体精子.精原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电子致密物质;支持细胞的细胞质中可见内质网和明显的可能与激素合作有关的颗粒状物质.二倍体精子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内充满致密染色质,尾部中央轴丝具有典型"9+2"微管结构.成熟卵巢中Ⅳ和Ⅴ时相卵母细胞外包围着两层滤胞细胞;内层滤胞细胞伸出微绒毛深入透明带和卵黄膜内,并一直延伸到卵细胞的细胞质内.推断微绒毛具有物质和信息交流的功能.Ⅳ时相和Ⅴ时相卵母细胞内的卵黄具有两种形式,一种其外有囊泡包围,另一种外面没有.红细胞中32.43%的细胞核具有独特的哑铃状结构,超微结构显示这种哑铃状结构为细胞核的弯曲变形现象;少数红细胞核有一分为二的分裂现象.红细胞核的这些特征可作为区别四倍体鱼和二倍体鱼的重要标志.在亚显微水平证明四倍体鲫鲤具有正常的成熟精巢和卵巢,它们能够产生正常的二倍体精子和卵子,保证四倍体性能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83.
以连环湖二八股子泡作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8月对二八股子泡湖心区进行沉积物柱状采样和分析,测得二八股子泡采样点柱状岩芯(EBG)中的磷形态(TP、IP、OP、Fe/Al-P、Ca-P)、总氮(TN)及有机质(OM)等指标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幅度来看铁铝磷(Fe/Al-P)>有机磷(OP)>钙磷(Ca-P),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总氮波动较大,但整体仍呈现上升,通过TOC/TN发现有机质大部分来自湖泊内源的水生生物、藻类和浮游动植物,但近年陆源输入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近年人类活动的增强对于输入二八股子泡的物质产生了影响,湖泊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应该控制进入湖泊的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84.
 以Kringle环为分子模型,应用MALDI-TOF/MS联合特异性蛋白酶酶切技术,探讨建立蛋白质二硫键分布和定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pET22b(+)原核表达体系诱导表达重组人纤溶酶原K5蛋白(rhK5),经Ni2+-NTA resin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SDS 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初步鉴定;采用MTT法分析rhK5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活性;联合应用交叉酶切(Trypsin Gold单切或Trypsin Gold及Endoproteinase ASP N双酶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MS)分析rhK5的二硫键分布;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圆二色谱法进一步验证rhK5二级结构。应用原核体系高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rhK5蛋白,经交叉酶切联合MALDI-TOF/MS证实rhK5中的6个半胱氨酸正确配对形成了3对二硫键(Cys462:541, Cys483:524和Cys512:536),圆二色谱法测定发现rhK5为典型的β折叠型结构。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中半胱氨酸配对及二硫键分布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5.
以辣椒牛角椒2号为材料,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之前,小孢子母细胞中的微管较短,分散在细胞质中.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质中的微管形成纺锤体.进入减数分裂Ⅰ后期,纺锤体微管缩短,被拉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之间存在极丝微管.到减数分裂Ⅰ末期,微管集中在2个新形成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