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针对小断面岩巷钻爆法掘进中存在的矸石抛掷距离远、大块率高、炮眼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阳煤一矿S8208巷为背景,采用专家访谈和现场跟班调研方式确定了制约岩巷掘进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性的掏槽爆破参数、支护参数、劳动组织优化。采用二阶二段掏槽技术将矸石抛掷距离控制在15m以内,炮眼利用率提高到92%,大块率显著降低;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和现场围岩收敛变形观测,优化支护参数,锚索支护工作量减少53%,同时保证了巷道的安全;采用“双十二”制的劳动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衔接,平行作业率提高至41.7%,实现了单班三循环,单班进尺最高5.2m,平均单班进尺4.8m,掘进速度最高达到251m/月,平均掘进速度210m/月,月进尺提高40%以上。实践结果表明,作业要求严苛条件下,二阶二段掏槽技术在进尺、抛掷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辅以支护、劳动组织等优化,可以实现小断面岩巷钻爆法快速掘进,可为同类型岩巷掘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人类基因组中减数分裂重组对二核苷偏好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庆  李宏 《科学通报》2009,54(4):448-456
二核苷相对丰度谱是反映基因组整体水平上的选择压力或突变偏好性的“基因组指纹”, 它在基因组进化研究、系统发生分析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因此, 揭示基因组指纹的形成和进化的压力是基因组进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着重研究人类基因组中二核苷偏好性和减数分裂重组率的关系. 结果发现, 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编码序列的总体二核苷偏好性与重组率显著负相关, 而对非编码序列来说却显著正相关. 另外, 本研究给出了特定二核苷偏好性与重组率的关联模式, 并讨论了重组率与二核苷偏好性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重组对基因组指纹的形成与进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发动机三维流动数值计算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维数据场等值面Marching Cubes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每个顶点与三角片之间邻接关系的计算及法向量求法的改进获得交点法矢,将MC算法推广到三维非规则数据场等值面的计算,并结合发动机三维数值模拟的具体数据结构,完成了等值面及体绘制。  相似文献   
84.
利用测交和PCR快速选择Xa21转基因杂交稻恢复系的纯合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测交群体的Xa-21基因特异PCR分析,辅助选择明恢63和盐恢559两个种型杂交稻恢复系的转基因后代,获得了含单个拷贝的Xa-21转基因纯合株系,这些Xa-21纯合的转基因恢复系可用于配制抗白叶枯病杂交稻.  相似文献   
85.
为提升雷达对海面微弱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出基于Chirp Z变换的多圈扫描帧间非相参积累技术.首先,建立多圈扫描采用不同载频时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然后,提出基于Chirp Z变换的运动目标帧间多普勒校正和距离走动补偿方法,使得多圈扫描数据经过处理后,目标出现在相同的距离-多普勒检测单元内,从而可以直接进行帧间的非相参积累...  相似文献   
86.
断层破碎带是影响高地震烈度区隧洞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地震作用下围岩与断层动力相互作用特点,建立了一种考虑多种接触状态的动接触力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有限元模型中的点对接触和点面接触两种接触类型,可以模拟围岩与断层之间的黏结接触、静接触、分离和滑动接触4种接触状态,适合研究地震作用下围岩与断层动接触系统的非线性大滑移问题.首先,通过一滑块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然后将此算法应用于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抗震稳定计算,对比分析了无断层,有断层、不考虑动接触,有断层、考虑动接触3种工况对隧洞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的存在加剧了隧洞的地震反应,主要表现为衬砌位移和应力的增加,以及围岩破坏区的扩大;考虑动接触后,围岩与断层在地震加载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错动位移,进而对衬砌产生破坏作用;衬砌损伤区主要分布于断层穿过的部位及断层两侧约10 m范围内,其中上盘衬砌受断层影响较大;在横向地震动激励下,衬砌腰拱的应力和位移明显大于顶拱和底拱,为衬砌结构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87.
文章在未知二维图像的稀疏度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单层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保留其中的低频系数,只针对高频系数进行测量。在小波变换把二维图像分成低低、低高、高低和高高的4块之后,利用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分别对其中包含在低高块中的列、高低块中的行、高高块整体中的那些高频系数进行恢复,再进行小波逆变换重构图像。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来的单层小波变换的非自适应压缩感知算法相比,该算法解决了稀疏度未知情况下的图像恢复问题,而且重构图像质量也得到很好的保证,例如在相同的采样率下,新算法与原算法之间的PSNR相差不过2dB。  相似文献   
88.
在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实践中,准确定位事故车辆在路面上的位置,对事故过程还原和事故成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航拍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运用几何映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航拍图像景物特征与车载视频图像景物特征相匹配的方法,对事故车辆的路面位置进行定位。该方法既无需构建一致性场景,也无需在原始现场中放置车辆,仅通过对原始现场及标定现场进行航拍,捕捉相关环境特征及车辆特征,并结合事故车辆的车载视频图像,将车辆图像放置在原始现场的航拍图中,以获取相关车辆的位置参数。结果表明,以图像中央区域特征和车前近距离特征为基础,当选择一组特征的视角约为20°时,车辆路面位置的定位效果最佳,其定位误差可控制在20 cm以内。  相似文献   
89.
层面理论重视研究内容的设计,但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关注。相反,层面理论在数据分析上强调理论构建与概念结构的合理性,力图避免"将统计手段置于理论之上"的纯定量分析技术的固有缺陷。通过其原理、拟合检验、结果解释、分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层面理论中的一种数据分析技术——最小空间分析法(Smallest Space Analysis),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先例制度”是美国判例法制度的核心,它能提高人们行为的可预测性,降低司法运作的成本,增强司法公正感和判决的可接受性和具有成长的可能性,同时能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当然该制度也存在不足,它会束缚法官的创造性,遭遇“不合逻辑的区别危险”,缺乏灵活性,容易导致僵化,同时,判例量多且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它使司法高度专业化,一定程度上阻骗了与大众的交流。多视角、客观地审视该制度,对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