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有效问题,在LEACH协议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学习自动机的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节点的剩余能量与节点的邻居信息,在选择簇头上,通过降低能量过低的节点成为簇头的概率,尽可能地进行能量均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减少了网络的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2.
在因特网应用、维护工作等方面,B/S结构相对于C/S结构有更多优势;但如果仅考虑运行速度、人机交互等方面,C/S结构则强于B/S结构.综合起来可以发现,凡是C/S的强项,便是B/S的弱项,反之亦然.本文分别从技术上和商业上比较了C/S和B/S结构,对软件体系结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模块的结合个人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手机技术的远程智能防盗系统。实验证明,在个人计算机的控制下能将家居信息实时更新报告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也会由个人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测试结果说明此系统能达到与户主实时交互、方便控制、智能反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凝固点降低法测萘的分子量”是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实验〔1〕〔2〕,但在实验中,测出的结果都比文献值1.28×10-1kg/mol要低,也就是存在着系统误差,我们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了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35.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机故障诊断技术中,电机振动信号最能全面反映电机的运行状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时频分析技术对电机故障振动信号进行消噪滤波,通过小波包分解系数求取频带能量,根据各个频带能量的变化提取故障特征,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识别,并采用Matlab仿真软件予以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建立电机的故障诊断模型,能有效提高电机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在分析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性能的基础上,对其信道的自适应均衡和信道估计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分别采用随机数据和图片两种传输信号的情况下,结果均与理论上的分析是一致的,并提出了今后可能改进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7.
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介绍井冈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对创新人才培养及创新机制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在培养方案中以"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为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并创造条件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最后,针对特色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性能的基础上,对其信道的自适应均衡和信道估计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在分别采用随机数据和图片两种传输信号的情况下,结果均与理论上的分析是一致的,并提出了今后可能改进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9.
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纳米结构表征与操控手段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纳米生物机器研究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来自化学、物理学、纳米技术、材料、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加入这一前沿领域。纳米生物机器作为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交叉热点,其研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生命奥秘本身的探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应用研究的衔接,在智能材料、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生物机器人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最终实现纳米生物机器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纳米生物机器主要包括两种:以蛋白质分子马达…  相似文献   
40.
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多个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电子标签被同时处理的防碰撞算法.分析了时隙ALOHA法和二进制搜索法两种可用于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原理,给出了超高频频段RFID系统的防碰撞解决方案,ISO/IEC 18000-6 A型采用时隙ALOHA法,ISO/IEC 18000-6 B型采用二进制搜索法;已成功将二进制搜索法应用于基于ISO/IEC15693标准的无源高频(13.56MHz)RFID电子标签芯片设计的实际项目中,整个芯片设计工艺采用了中芯国际(SMIC)2P3M 0.35μm带嵌入式EEPROM的混合信号CMOS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此芯片能够实现防碰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