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2.
针对集成系统中集中式中介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建立了一个多中介器协作的3层结构信息集成框架MMIA。提出了基于评估函数的中介器选举算法GMEA,该算法根据当前中介器的运行状态和中介器本身的能力,动态地选举出最优的全局中介器。全局中介器与其他中介器协作.完成查询请求。实例说明基于评估函数的全局中介器的选举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集成系统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93.
以自制无机胶粘剂、通过添加耐高温耐磨陶瓷骨料A12O3,WC,Si C混合后涂覆于A3钢表面制得陶瓷涂层,研究了调胶比(氧化铜与磷酸盐的配比)、骨胶比(胶粘剂与陶瓷骨料的配比)不同对金属基陶瓷涂层耐高温及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金属基体与陶瓷涂层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调胶比为0.5g/ml此涂层能承受1300℃以上的高温.骨胶比比为0.30:1(质量比)时,制备的陶瓷涂层抗热冲击性能最佳,能承受600~700℃的16次以上的热震试验.  相似文献   
194.
采用H3PO4,Al(OH)3为主要原料合成金属基陶瓷涂层用无机胶粘剂,以磷酸盐胶粘剂为基料,添加氧化铜为固化剂,通过设计氧化铜和磷酸盐的配比即调胶比配制而成;并将其刷涂在金属基体表面.研究氧化铜粒度、调胶比、固化温度和时间对胶黏剂粘结强度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剪切强度.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粘结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密度增大,调胶比由小到大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由大变小.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增大;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胶粘剂Al/P=1:3、氧化铜粉粒径为200~400目、调胶比为4g/ml、固化温度为160℃、固化时间不少于3h时,能达到理想的粘接强度.基体与胶粘剂的界面结合强度源于机械互锁与互扩散.  相似文献   
195.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很不相适应。文章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