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中Co2+、Ni2+和Fe2+电化学行为. 在1.00×10-2 mol·L-1CoCl2-0.1 mol·L-1LiClO4-DMSO、1.00×10-2mol·L-1NiCl2-0.1 mol·L-1LiClO4-DMSO和1.00×10-2 mol·L-1FeCl2-0.1 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定3种体系中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 结果在304 K时,循环伏安法测定3种体系中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分别为1.31×10-5、1.27×10-5和1.59×10-5 cm2*s-1;在299 K时,计时电流法测定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分别为1.01×10-5、1.43×10-5和1.39×10-5 cm2·s-1.  相似文献   
12.
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沉积后断电的电位-时间曲线对750℃和850℃下LaCl_3-NaCl-KCl熔体中镍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获知镍电极还原过程中生成多个镧和镍的金属间化合物和析出金属镧。实验表明,用镍阴极电解LaCl_3-NaCl-KCl熔体,电解较适宜的条件是温度为850℃,电流密度为10Acm~(-2)附近,熔体中含LaCl_3在30wt%左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脉冲电沉积技术在二甲基亚砜中沉积得到Bi纳米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80~100nm,用紫外-可见光谱表征Bi纳米线的光学性质,为进一步研究二甲基亚砜中硅基体上电沉积Bi材料做了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低价钛在LiCl—KCl 低共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由Randles—Sevcik 方程和Sand 方程计算Ti(Ⅱ)和Ti(Ⅲ)在450℃,520℃,620℃和720℃的扩散系数,得到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和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ErCl3-CoCl2-LiClO4-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中的Er-Co在铜电极上的共沉积,利用恒电位电解法制备出了Er的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Er-Co合金膜,0.08mol/L ErCl3-0.1mol/L CoCl2-0.1mol/L LiClO4-二甲基亚砜溶液在-2.58V(ts SCE)时恒电位电解得到了表面均匀,附着力好、有金属光泽的黑色沉积膜,应用EDAX和XRD分析了沉积膜组成及形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CoCl2_Pr(CH3SO3)3_TBAP(高氯酸四丁基铵)_DMSO(二甲基亚砜)体系中的Pr_Co在铜电极上的共沉积,选定一系列的阴极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出w(Pr)=38%~42%的Pr_Co合金膜。向DMSO中添加4 0mol·L-1尿素,发现混合体系的熔点从18 54℃下降至5 35℃,电导率上升,电沉积效果明显提高。通过EDAX分析了合金膜的组成及形态,发现在添加尿素体系中制备出来的Pr_Co合金膜的表面更光滑致密,膜中w(Pr)在18%~23%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蓝筐阴极进行四氯化钛熔盐电解制取海绵钛,要在电解中生成粗大、致密的钛结晶。影响钛结晶的因素很多,如电流密度、温度、气氛、加料速度、低价钛浓度、添加剂以及电解质中的杂质等。在研究钛的电解精炼  相似文献   
18.
用吡啶甜菜碱(C5H5N+CH2CO-2,简称pybet)作为配体,合成了四羧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分析测试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pybet)4Cl2](ClO4)2·4H2O.讨论了此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尿素—金属氯化物熔体的电导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尿素-LiCl、尿素-NaCl、尿素-KCl、尿素-NiCl2、尿素-NaCl-CuCl2、尿素-NaCl-NiCl2熔体的电导率,研究了温度、浓度、碱金属离子大小对电导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上述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成直线关系。尿素-碱金属氯化物熔体的电导率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耐减少,且与阳离子半径平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尿素-金属氯化物熔体的电导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尿素—LiCl、尿素—NaCl、尿素—kCl、尿素—CuCl_2、尿素—NiCl_2、尿素—NaCl—CuCl_2、尿素—NaCl—NiCl_2熔体的电导率,研究了温度、浓度、碱金属离子大小对电导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100~136℃),上述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成直线关系,尿素一碱金属氯化物熔体的电导率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少,且与阳离子半径平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尿素—CuCl_2(0.1~1.0mol·dm ̄(-3))的电导率在0.8mol·dm ̄(-3)附近出现最高点,在0.74mol·dm ̄(-3)氯化物浓度附近,摩尔电导的顺序是LiCl>NaCl>K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