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92.
讨论了还原气氧化度(?)与其氧位的关系,导出(?)用 R′来表示气体氧化度,用某厂5m~3竖炉的系统取样分析,结果证实 R′与((%H_2O)/(%H_2))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分析了攀枝花钛磁铁矿中多种含铁矿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将钛磁矿球团还原可能达到的金属化率与还原气的 R′定量地联系起来.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冲击孔位置对空冷涡轮叶片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特性的影响,选择4种具有不同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开展了综合换热实验。实验叶片由低导热系数的树脂材料制成,分别为仅有气膜冷却结构的叶片0、具有正向冲击孔的叶片1、具有偏置冲击孔的叶片2以及具有交错偏置冲击孔的叶片3。使用红外热像仪拍摄得到实验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涡轮叶片综合换热特性由内部冷却和外部冷却共同决定。在吹风比较大时,射流冲击强化了冷却剂和叶片内壁面之间的换热,导致具有冲击冷却结构的叶片1、2、3相对于叶片0综合冷却效率提升了3.1%~6.7%。其中,因为冲击孔偏置,叶片2和3的冲击强化换热区域相对独立于叶片表面气膜覆盖区域,所以叶片2和3的综合冷却效率分布更为均匀,且大于叶片1。叶片0仅有气膜冷却结构,紧邻气膜孔出流位置冷却剂动能较大,在气膜孔出口下游冷却剂再贴壁形成热防护,使得距离气膜孔较远的区域冷却效率升高。在吹风比较小时:仅有正向冲击的叶片1相对于叶片0的综合冷却效率有所提高;由于偏置冲击消耗了更多了冷却剂动能,叶片2和3的综合冷却效率相对于叶片0明显降低,当吹风比为0.2时,二者分别下降了6.7%和11.6%。  相似文献   
94.
用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了SrS含量(wt%)在1~5的Sr_(0.69)La_(0.31)F_(2.31)+SrS 多晶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阻抗谱。结果表明,在温度大于700℃时该材料表现出均匀性及各向同性,且无晶界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故可将其近似地看作立方单晶,得到了该材料的电导激活能,随材料中非导电的 SrS 单相含量增加,电导激活能也升高,SrS 对离子导电起阻碍作用。各个样品在 980~1490 K 温度范围内的离子电导率完全可以满足作为固体电解质材料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用 MoSi_2电炉、高频感应电炉加热,在石墨坩埚里进行了硼镁铁矿碳热还原研究。探讨了在 1 450—1 800℃ 温度下矿石中有价值元素 Fe,B,Si,Mg 在碳热还原过程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在 1 500℃以下主要是铁的还原;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进入合金相中[B],[Si]含量增加。在 1 800℃ 左右,有利于B,Si 的还原,并有少量 MgO 被还原,合金相中碳的溶解度随[B],[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碳的活度系数γ_c却增大。反应平衡时,a_c≈1。  相似文献   
96.
灵敏度分析是研究线性规划最优解的稳定性的方法。本文研究了约束方程系数参数对最优解的影响的所有情形,给出了参数变化区间,系统解决了线性规划参数变化问题。利用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得到灵敏度分析通用软件。  相似文献   
9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一系列PE(?) PTMO多嵌段共聚物——空气界面的化学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XPS的最大有效取样深度(<5nm)里,样品表面都富集了PTMO软段。硬段含量为24.1 Wt%的共聚物样品,软硬段产生的相分离程度最大。在同一硬段含量下,软段分子量越高,表相中PTMO的富集量越大,溶剂的溶解性越好,表相中PTMO的富集量越大,软硬段的相分离程度愈高。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中波广播发射机高频放大器中三极管板栅极间电容Cag的危害以及消除这种危害所采取的措施。对中和调整部分讲述较为具体、实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冀祥麟  韦增欣 《广西科学》2016,23(5):428-431
提出一种基于BFGS更新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该算法不仅具有全局收敛性和二次收敛速度,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求解大规模绝对值方程问题方面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在JP12.6型透镜磨抛机上实现计算机控制的研究工作--系统硬件实现及加工过程的模糊控制方法,实验表明,计算机模糊控制与原始手动控制相比较,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抛光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