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阐明老龄人口生活环境的3 个尺度,认为微域环境涉及老年人日常活动诸方面.提出优化微域环境的措施包括发展老龄产业、构建居室模式、扩展活动空间、发挥家庭作用和明确学习工作的目的等.  相似文献   
22.
运用植物样方统计方法,研究了孙栅子村植物区系特征、种群组成、主要植被类型及其演替关系,阐述了地形、土壤、人为因素对植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植物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研究影响山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和资料,对3个经济区域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作者阐述了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对造成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类原因进行讨论.探讨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水资源、农业生产、生物种类、疾病发生、海平面变化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应用系统取样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样方 ,对样方进行主分量分析 ,得到第一主分量、第二主分量二维排序图 ,第一主分量主要反映森林群落的分布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第二主分量主要反映植被群落的分布随坡向而变化 ;二维排序图中的样方分布较好地反映了雾灵山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 .  相似文献   
26.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恢复进程中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恢复技术是通过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手段 ,保持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正常状态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但是 ,在生态恢复中存在胁迫作用 ,包括系统滞后、受损还原、衍生危害、生态异常和异地胁迫等 .为了控制或减少这些压力 ,本文提出若干对策 ,即应当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作用、适度进行生态置换、确定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发展速度和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等 .  相似文献   
27.
四川省南充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南充市是川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方便,旅游资源丰富.本文就南充的旅游环境进行了阐述,对南充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高校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高校资源类型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开发应当坚持因势利导、适度开发和效益兼顾的原则。高校旅游业应当鼓励团体旅游为主,采取公园六票管理形式,建立专门的旅游服务机构,强化校园治安工作等。  相似文献   
29.
同期发生演替是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演替先锋种、演替系列种和演替顶极种一起侵入定居,先形成3者的混交林,再经过一系列的演替阶段而达到顶极群落的过程,本文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分别预测了雾灵山阴、阳坡的同期发生演替现象,结果是达到顶极状态后阳坡的顶极树种明显多于阴坡的顶极树种。  相似文献   
30.
河北太行山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河北太行山区1987~2000年13年间不同坡度各景观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造成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林地和草地在坡度较大的范围内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因经济发展的制约,呈下降趋势,但土地利用总体面积较小,变化情况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