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9篇
系统科学   202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4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7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单管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中存在的设计参数约束少、参数非全局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全局优化算法。将系统效率最高作为目标函数,以原副边电感、电容等关键器件的电压、电流大小为约束条件,将工作频率、原副边电感、电容作为优化变量,建立系统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模型解算。为避免算法收敛于局部最优,设计了"遗传算法+模式搜索"的混合算法,即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的基础上,采用模式搜索进行深度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从全局角度对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单次优化得到所有最优参数,减少了工作量;求解时的混合优化算法具有较优的全局搜索能力,可用于其他约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2.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镍网基体表面制备出绒毛状碱式碳酸钴(CoOC),该表面水的接触角为0°,而水下油的接触角为158.1°,表现出优异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再经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修饰降低其表面自由能,获得了超疏水性能,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为157.2°.设计了一套可连续的油水分离器,将上述两种具有相反润湿性能的镍网应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表现出较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和较大的通量,并克服了以往工作分离效率低、处理量小等缺点;修饰后CoOC/HDTMS镍网表面的Si—O键具有较高的键能,其耐热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较高温度下含油废水的分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文章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000摄氏度弱还原气氛下制备了Eu~(2+)掺杂天然方柱石光致发光粉末。对天然方柱石的化学成分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并观测了样品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掺杂Eu~(2+)的天然方柱石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皆为宽带谱,发射谱峰值位于440 nm左右,对应于Eu~(2+)的4f~(65)d→4f~7跃迁,其余辉时间超过2分钟。最后通过对掺杂不同浓度Eu~(2+)样品发光性质的研究,认为最佳掺杂浓度为1.5 wt%。  相似文献   
84.
文章采用高温固相法经两次煅烧合成了一系列橙红色Li_2CaSiO_4:xSm~(3+)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及发光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架状硅酸盐Li_2CaSiO_4:xSm~(3+)荧光粉为纯相;荧光样品在408nm近紫外光激发下,有4个发射峰,分别位于565、604、652和713nm处,归属于Sm~(3+) 的5G5/2→6HJ(J=5/2,7/2,9/2,11/2)的特征跃迁,其中位于604nm处的主发射峰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强。Sm~(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5mol%,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计算了该荧光粉掺杂不同浓度Sm~(3+) 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辐射诱导与送风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和各工况下相应的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室内末端辐射诱导器的开孔辐射板表面结露和对流的特性.通过实验得出了辐射诱导器在不同工况下出现结露时的结露速率和传质系数,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和响应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发现,辐射诱导器的结露特性受一次风量和温度影响,且传热传质类比适用于结露工况,得出了结露速率与传质系数与一次风工况之间的关系.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后,影响辐射板换热性能的主要是一次风温度.若出现结露,一次风量越大,则结露速率越高.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响应能力大幅度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且受一次风量影响较大.辐射诱导空调系统具有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若出现结露可在维持一次风温度以保持换热量的同时对一次风量进行控制,启动阶段采用较大一次风量时室内热环境能更快稳定.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形成于234~244Ma的中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具有低硅富碱、富钙镁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w(∑RE)= 122.32×10-6~140.66×10-6,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m(La)/m (Yb)N=11.99~18.68, 无明显Eu负异常(δ○Eu=0.84~0.98),微量元素以富集Rb,K,Ba,Th,亏损Nb,P,Ti为特征.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岩浆源区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变时滞和参数不确定项的细胞神经网络的鲁棒稳定性。引用凸组合方法,实现了对时滞区间的不均等划分,且参数的引入降低了对时滞导数小于1的限制;新变量的引入实现了对不确定项的处理,并将Jensen不等式与凸组合方法相结合,得到了积分区间新的处理方法;最后数值举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装置,以干电池为研究对象,用补偿法测量实验数据,引入SPSS的曲线估计功能,得到并验证出长度和标准电阻的复合量与长度量的定标曲线,由此标定出待测干电池的内阻。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得到更为直观的、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在前期缝洞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元注水开发,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从递减曲线、水驱曲线、含水上升率及压力保持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S80单元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四个开发指标的简单分析表明单元注水驱油具有一定成效,对指导下一步缝洞单元注水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