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盖层封闭能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测井资料及各种盖层测井参数,总结出了浊积岩地层常见的几类盖层的电性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盖层封闭机理,将每类盖层的各种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盖层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将该方法用于研究辽河西部凹陷冷43块浊积岩盖层封闭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对油田的生产实践起了指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曲堤油田储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曲堤油田岩石成分及流体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储层敏感性流动试验对该区储层各种潜在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盐敏性和碱敏性,并具有弱酸敏性和针速敏一中等速敏性,各层段的潜在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别。分析了各种敏感性的成因机制,采取降低钻井液密度、使用矿化度与原始地层水一致皖井液及1.2%的P-=216防膨剂等措施可以抑制储层敏感性,取得了较好的油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浊积岩储层中受放射性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使得自然伽马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不能真实地反映储层泥质含量情况.研究中发现,含水地层电阻率曲线与泥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对油、气、水组合复杂的地层,直接利用电阻率曲线计算泥质含量效果不好.利用地层电阻率与含油性的关系对电阻率曲线进行油气校正,得到相应含水地层的电阻率数值,然后再用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计算泥质含量.将该方法用于计算辽河西部凹陷高升、冷东、兴隆台、曙光4个油田的浊积岩储层泥质含量.实际应用证明.用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求取的泥质含量精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对测井资料解释及其他储层参数求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以自然电位理论为基础 ,用实验方法揭示了水淹层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储层岩性、物性、润湿性、井筒流体性质、地层水及注入水性质和水型等影响因素对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情况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将此研究成果用于识别孤东油田四区馆上段高孔高渗、疏松河流相储层中不同水淹时期的水淹层 ,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的校正 ,提高了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识别水淹层的精度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电位理论为基础,用实验方法揭示了水淹层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储层岩性、物性、润湿性、井筒流体性质、地层水及注水水性质和水型等影响因素对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情况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将此研究成果用于识别孤东油田四区馆上段高孔高渗、疏松河流相储层中不同水淹时期的水淹层,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的校正,提高了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识别水淹层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将平方王油田滩坝相沉积储层地质条件约束、岩心刻度及动、静态相结合,进行了细分层原则下的多学科综合水淹层测井建模和评价。对427口井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实际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推广价值。根据单层试油、试采生产的动态资料,按产水率±5%进行检验,水淹级别判别符合率为80.25%.同时,对9口新井进行了现场检验,其符合率为77.8%.  相似文献   
17.
在利用岩心资料划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用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流动单元储层参数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储层空间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流动单元的渗流特征、储层质量、渗流能力及沉积微相等方面的特征,可将流动单元划分为7种类型。流动单元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流动能力中等的Ⅴ-Ⅶ类流动单元中。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程度不同,使不同流动单元之间的渗流能力相差较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高孔、高渗疏松砂岩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特征以及流动单元对微裂缝的形成、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为高含水时期油田的控水稳油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曲堤油田岩石成分及流体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储层敏感性流动试验对该区储层各种潜在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盐敏性和碱敏性 ,并具有弱酸敏性和无速敏—中等速敏性 ,各层段的潜在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别。分析了各种敏感性的成因机制 ,采取降低钻井液密度、使用矿化度与原始地层水一致的完井液及 1.2 %的P - 2 16防膨剂等措施可以抑制储层敏感性 ,取得了较好的油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