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综合类   2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原油的成熟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原油仍保留正烷烃奇偶优势,这主要与半咸水咸水环境中藻类母质生源输入有关。长20井的原油既具有正烷烃奇偶优势,又具有较低甾萜烷异构体比值,属于典型的低熟原油。从长20井低熟原油中检测到了一定量的28,30二降藿烷,这说明源岩形成于极度厌氧的环境。此外,在原油中还发现了藿17(21)烯系列,这进一步揭示了原油的低熟性。其它原油虽具有正构烷烃的奇偶优势,但甾萜烷参数均比较高,可能为低熟油与成熟油的混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2.
全岩分析与干酪根分析是有机岩石学研究烃源岩的两种分析方法。笔者在简述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对比了两者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认为在显微组分特征、成因与分类,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烃类生成与运移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全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且快速、经济、直观,较干酪根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虽还不能完全取代干酪根分析,但全岩分析必将发展成为今后有机岩石学研究的必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王广利  张林晔  王铁冠 《科学通报》2006,51(12):1438-1442
运用GC-MS和GC-MS-MS分析技术, 在中国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沉积中, 检测到丰富的具C1~C4侧链的3β-烷基甾烷类化合物, 包括C28~C31 3b-烷基胆甾烷、C29~C32 3β-烷基-24-甲基胆甾烷和C30~C33 3β-烷基-24-乙基胆甾烷等系列的化合物; 推测其前身物为3β-烷基甾醇, 可能存在于一种以Δ2-甾烯为食料的细菌体内, 具有与原核生物体内的细菌藿烷四醇, 或真核生物体内的胆甾醇相同的生理功能, 起着加固这类细菌细胞膜的作用. 作者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泥岩与原油中, 所检测到的含甲基~丁基侧链的3β-烷基甾烷系列, 具有与C27~C29规则甾烷类系列相似的立体异构体组成, 但3β-烷基甾烷系列的重排异构体并不发育. 研究发现, 3β-烷基甾烷类与规则甾烷差向异构化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 ααα-20S/(20R+20S)和αββ/(ααα+αββ)比值都随着成熟度增加而增大; 3β-烷基甾烷的丰度可能取决于古沉积环境的变化, 盐湖相、近物源相沉积中烷基化甾烷以3β-烷基甾烷为主, 半深湖~深湖相中以4-甲基甾烷为主, 滨浅湖相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34.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是我国南方下古生界发育的两套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由于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的特点而成为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涪陵礁石坝页岩气田的发现标志着龙马溪组页岩气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牛蹄塘组页岩气至今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通过对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厚度、埋深、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岩矿特征,孔渗物性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套页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孔渗物性、伊/蒙混层黏土矿物(I/S)的相对含量和热成熟度,其中成熟度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过高的热演化程度已严重影响了牛蹄塘组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出现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均明显小于龙马溪组页岩的情况,不利于页岩气的吸附富集,从而导致了牛蹄塘组页岩的富气程度不如龙马溪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王铁冠  朱丹  张枝焕  卢鸿  杨池银 《科学通报》2002,47(14):1103-1107
在千米桥地区上第三系馆陶组Ⅲ砂组(Ng1^Ⅲ)中钻探获得重稠油,含蜡量1.62%,在气相色谱图和气相色谱-质谱总离子流图上,该重稠油的链烷烃丧失殆尽,表明其已遭受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但是,在m/z85质量色谱图上,仍可检测出残余的痕量nC13~nC36正烷烃;而且高温气相色谱分析还可检出由地于未受生物降解影响而连续发育的nC35~nC73y高分子量正烷烃系列,呈正态分布,主峰碳数在nC43,奇偶优势明显,CPI37~55与OEP41~45值分别可达1.17和1.20,对于这些高分子量正烷烃的研究,不仅证实前人有关其抗生物降解性的认识,并且为千米桥地区严重生物降解油的研究提供有关生源输入、成熟度等重要信息,也可被其他生物降解油的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6.
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大气颗粒物中饱和烃组分,检测出C11~C35正构烷烃及18种甾烷和32种萜类化合物,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运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的初步示踪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粒径越细,正构烷烃越趋向于单峰形分布,碳优势指数越低。这两个地区大气主要受化石燃料残余物的污染,其中郊区还显示出高等植物蜡和微生物源的输入特征,城乡结合区受燃煤的影响更大些。  相似文献   
37.
某些现代生物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了对油气生成具有意义的各种现代生物进行热压模拟实验,测定了不同生物体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并研究了不同生物体中单个正梦烷烃的同位素分布特征,该实验结果为判别沉积有机质中正构烷烃的生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8.
陆相湖盆沉积物和原油中的甲藻甾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侯读杰 《科学通报》1995,40(4):333-333
甾类化合物是普遍存在于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的一类生物标志物.它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细菌中的甾醇类,特别是真核生物隔膜中的类脂化合物成分.4,23,24-三甲基胆甾烷(又称为甲藻甾烷)是一类具有特殊链结构的甾烷标志物,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生源意义而受到人们的重视.Summons(1987)在对海相和陆相源岩与原油中的C_(30)甾烷组成对比发现,三叠系~下白垩统海相源岩和原油主要为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和甲藻甾烷,而未成熟非海  相似文献   
39.
混源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松辽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混源油气的运移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油和成熟油的混源现象较为常见,应用不同的成熟度指标可以识别这种情况。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轻质油,自东向西进入塔中1油田、塔中4油田、塔中4油田为双向供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