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负载(用Pd/TiO2表示)和Pd掺杂(用Pd-TiO2表示)两类TiO2催化剂,用XRD、SEM、UV-Vis DRS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d-TiO2,能有效抑制产物晶粒的增长和团聚,提高晶体的相转变温度和对可见光的吸收;而用浸渍法制备Pd/TiO2,虽然也能抑制晶粒的团聚,但在500 ℃焙烧温度下,产物晶相中便出现了金红石相,且晶粒大小比纯TiO2还大.将Pd-TiO2催化剂应用于气相甲苯光催化降解反应,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当n(Pd)/n(Ti)=0.3%时,Pd-TiO2催化剂的甲苯单程降解率达到45.1%.  相似文献   
22.
C,LC和SLC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及其相应的C2产物的催化氧化和它们的气相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明显地抑制C2H4的氧化反应,其抑制能力由小到大按C,LC,SLC顺序增加.而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C2产率和选择性同样按此顺序增加.这表明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催化剂C,LC,SLC起着抑制C2H4产物深度氧化的作用.这一顺序也同CO2TPD表征的催化剂碱强度顺序一致.关联结果说明:这种抑制效应可能与催化剂的内在碱性有关.研究同时表明:在优化组成的SLC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La2O3可能有利于·CH3自由基的产生;CaO有利于产物C2H6的氧化脱氢生成C2H4;而SrO的引入则对最终产物C2H4的深度氧化起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C,LC和SLC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及其相应的C2产物的催化氧化和它们的气相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明显地抑制C2H4的氧化反应,其抑制能力由小到大按C,LC,SLC顺序增加。而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C2产率和选择性同样按此顺序增加。这表明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催化剂C,LC,SLC起着抑制C2H4产物深度氧化的作用。这一顺序也同CO2-TPD表征的催化剂碱强度顺序一致。关联结果说明:这种  相似文献   
24.
试论微波通信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林 《太原科技》2006,(12):29-30
介绍了微波通信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微波通信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四个系列分子筛型催化剂 :Cu/ZSM- 5、 Ag/ZSM- 5、 Cu/SAPO-1 1及 Ag/SAPO- 1 1 ,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对 C3H6 选择催化还原 NOx的反应性能 ,并通过FT- IR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红外表征显示 Ag/ZSM- 5催化剂中担载的 Ag导致催化剂骨架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其他三个系列催化剂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加水反应条件下 ,ZSM- 5担载的催化剂在 2 5 0℃时有最佳活性 ,而 SAPO- 1 1担载的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是35 0℃ .但后者的催化活性比前者好 .7wt% Ag/SAPO- 1 1催化剂对 NO转化率达到 63.2 2 % ,C3H6 转化率达到 1 0 0 % .而 3wt% Cu/ZSM- 5对 NO转化率为 43.43% ,C3H6 转化率为69.81 % .三个系列催化剂反应活性高低如下 :7wt% Ag/SAPO- 1 1 >3wt% Cu/SAPO- 1 1 >3wt% Cu/ZSM- 5 .说明 SAPO- 1 1分子筛有望作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 .  相似文献   
26.
闽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Ⅰ)和常绿阔叶林(Ⅴ)为对照,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穿透雨率为462 %~862 %,平均穿透雨率排序由大到小为Ⅰ(770 %)、Ⅲ(750 %)、Ⅳ(737 %)、Ⅱ(703 %)、Ⅴ(677 %);各林分树干茎流量排序由大到小为Ⅳ(692 mm)、Ⅲ(520 mm)、Ⅱ(373 mm)、Ⅴ(230 mm)、Ⅰ(176 mm),树干茎流量随雨量增大而增大,不同类型毛竹林增加的比例大于杉木纯林和阔叶林;各林分产生树干茎流的最小响应雨量排序由小到大为Ⅱ(64 mm)、Ⅳ(69 mm)、Ⅲ(75 mm)、Ⅴ(89 mm)、Ⅰ(104 mm);各林分林冠截留率为141 %~535 %,平均林冠截留率排序由大到小为Ⅴ(313 %)、Ⅱ(282 %)、Ⅳ(235 %)、Ⅲ(229 %)、Ⅰ(223 %)。5种林分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均与林外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穿透雨量和降雨量的关系用模型Y=a+bX拟合较好;林冠截留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用三次曲线(Y=β0+β1X+β2X2+β3X3)方程较拟合最好。综合分析表明,毛竹纯林对小到中雨的截留能力较好,竹杉、竹阔混交林对大到暴雨的截留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27.
就近年来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制乙烯的研究进展 ,主要针对以 O2 作氧化剂时所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综述 ,包括不同种类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反应工艺条件、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对以 N2 O和 CO2 作氧化剂也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28.
Cu—ZSM—5上NO催化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究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空速条件下,Cu-ZSM-5、Cu/Al2O3及Cu/SiO2等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的性能,并采用XRD,TPR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探讨了Cu-ZSM-5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9.
浅析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播出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林 《太原科技》2006,(10):70-71
微波、卫星、光缆是3种重要的信号传输手段,他们的结合对于安全优质传输和播出广播电视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合成了一种亚胺型含氮硼酸酯极压抗磨剂,并用IR、UV和<'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测水和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用四磨球机对产物进行了性能测试.该工艺的原料廉价易得,产物易于分离,溶剂能回收循环使用,反应步骤短,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副产物是水,提高了环境友好性.结果表明:在邻氨基苯酚、苯甲醛、硼酸和十八醇摩尔比为1.2:1.0:1.2:2.0,温度为110℃,两步各反应2 h的最佳条件下,反应酯化率可达91.07%;经四球长磨实验表明,当含氮硼酸酯在液体石蜡中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3%时,抗磨性能提高2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