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研究了摇瓶中不同浓度纸浆为碳源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碳源质量浓度为12g/L,在此条件下第3天的滤纸酶活、CMC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为1.68、0.96和0.28U/mL.总碳源为15g/L下采用分批补料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里氏木霉分泌纤维素酶.使用起始纸浆浓度为9g/L,第2、3、4天分别加入2g/L纸浆,其第3天的滤纸酶活、CMC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为2.41、0.72和0.27U/mL,较15g/L纸浆为碳源分批培养滤纸酶活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22.
青春双歧杆菌体外代谢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酶法制备和以高温降解制备的低聚木糖体外对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双歧杆菌代谢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以酶法制备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浓度在18 h达到最大值0.43 g/L,增殖了3.73倍;以高温降解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的浓度24 h时达到最大值0.19 g/L,增殖1.16倍。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增殖效果优于高温降解低聚木糖。在代谢过程中发现青春双歧杆菌优先利用木二、木三糖,在利用聚合度3以上的低聚木糖的同时会释放出阿拉伯糖和木糖。青春双歧杆菌对木二、木三、木四、木五和木六糖利用率分别为94.00%、50.00%、83.87%、60.87%和48.28%,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乙酸和丙酸。  相似文献   
23.
树干毕赤酵母固定化细胞的酒精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藻酸铝酸胶包埋,将低浓度的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细胞固定,其凝胶粒直径约2-3mm,经增殖培养,使凝胶珠表面的细胞密集,极大地减少了传递阻力,有利于该酵母细胞的“半好气”酒精发酵,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戊糖,己糖同步酒精发酵糖液初始PH5.0-5.5较适宜;混合糖60g/L(50%葡萄糖、50%木糖)的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发酵前12h主要利用葡萄糖,12h以后木糖利用占主导地位,以低PH(2.8,2.4,2.0)无菌水处理酵母细胞海藻酸铝凝胶珠,2-3h后又恢复正常PH(5.0)。用PH2.8无菌水处理固定化细胞2-3h,细菌基本上被杀死,而酵母细胞功能不受影响,当PH2.4时,对酵母细胞影响较大,而PH2.0时,酵母细胞严重受损,大部分死亡。  相似文献   
24.
分批补料合成纤维素酶扩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里氏木霉以纸浆为碳源分批补料制备纤维素酶。里氏木霉在10L发酵罐中以纸浆为碳源间歇式发酵合成纤维素酶,培养基中碳源浓度为15g/L时,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酶得率分别为2.15FPIU/mL、0.20IU/mL、16.3FPIU/(L·h)和143.3FPIU/g;碳源浓度提高到27.5g/L,采用分批补加碳源的方法,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每克纸浆酶得率分别为3.90FPIU/mL、0.35IU/mL、23.2FPIU/(L·h)和141.8FPIU。研究表明,提高培养基中碳源浓度,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技术,产酶时酶活力和酶产率随着培养基中碳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且保持酶得率不变,达到了降低产酶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亚硫酸盐废液戊糖,己糖同步酒精发酵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哈塔假丝酵母R(CandidashehataeR)用于亚硫酸盐制浆废液戊糖、己糖同步酒精发酵时,发酵液pH值呈规律性变化。引起pH值变化的原因是发酵过程中酸性非糖还原物被代谢及废液中存在醋酸。废液中已糖对戊糖代谢的抑制可通过调节空气量来解决。还研究了亚硫酸盐制浆废液适宜的发酵条件,在发酵初始pH5.0~5.5,温度38±1℃,溶解氧浓度0.9~1.0mg·L ̄-1的条件下对固形物为19.94%的亚硫酸盐制浆废液发酵34h,废液中戊糖、己糖能同步被酵母利用,糖的利用率为89.9%,平均每克糖产酒精0.40g,是理论得率的83.1%。  相似文献   
26.
木聚糖降解酶酶法制取低聚木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是一类复合酶系,木聚糖水解酶具有多重性现象.酶解法的关键在于木聚糖酶对底物的适应性,即选择合适的木聚糖酶.着重介绍木聚糖的预处理、选择相关条件酶解.正交试验表明,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的条件为:在摇床转速为220r/min,温度为45℃的条件下,50mL缓冲液(pH=3.6)中加入0.02%木聚糖酶酶解2g粗木聚糖5h,得到低聚木糖浓度为4.12mg/mL,低聚木糖占总糖浓度的41.18%.  相似文献   
27.
凝胶过滤层析在低聚木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4和Bio-Gel P-2为分离介质,对低聚木糖进行二次分离,分析了凝胶过滤层析分离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Bio-Gel P-4一次分离可获得木二糖、木三糖、木五糖、木六糖和木七糖组分的纯度分别为98.18%,88.54%,97.52%,78.80%和86.67%;HPLC分析表明,低聚木糖中阿拉伯糖基质量分数为14.75%,其中木二糖和木三糖组分不含阿拉伯糖基;以Bio-Gel P-2为层析介质对木三糖组分进行了二次分离,可将木三糖组分的纯度从88.54%提高到94.19%。  相似文献   
28.
木聚糖酶分级对高温降解木聚糖酶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酶解液中聚合度为2~5的低聚木糖含量,采用超滤的方法对木聚糖酶进行分级,用于高温降解木聚糖的酶水解。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原酶液经超滤分级后,得到的木聚糖酶A组分(分子质量为30~50 ku)、B组分(分子质量为10~30 ku)和C组分(分子质量小于10 ku),均能使木聚糖中聚合度较高的糖降解为聚合度为2~5的低聚木糖。木聚糖酶B组分由于富含内切木聚糖酶XYN I和XYNⅡ,1 mg酶蛋白可以产生263 g木二糖、185 g木三糖、115g木四糖和046 g木五糖,明显高于木聚糖酶A和C组分高温降解木聚糖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29.
通过改变产酶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与比例,采用酶活力测定方法,分析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组成、碳氮比(mC:mN)等主要因素对里氏木霉合成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L微晶纤维素为碳源、含氮素质量比为1∶1的硫酸铵和尿素为氮源、mC:mN=4的培养基组成,是里氏木霉合成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在发酵96 h时达到最大,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和β-甘露糖苷酶酶活力分别为4.48、0.04μmol/(min.mL)。  相似文献   
30.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构建了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研究了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均为4.5;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低5℃;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pH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但热稳定性略低于游离酶;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米氏常数分别为0.52 mmol/L和2.4 mmol/L;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重复分批酶解10 g/L的纤维二糖,其操作半衰期为31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