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相转移自催化法合成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三甲胺盐酸盐与环氧氯丙烷反应,采用相转移自催化法合成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结果表明,在原料摩尔配比1∶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5h和反应液pH值8.2条件下,产品的收率达到93.1%。并用IR图谱对产品结构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22.
对城市固体废物(MSW)焚烧炉飞灰中Cu,Pb和Zn 3种重金属的酸溶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选用的3种不同浓度的酸中,只有浓度为0.5 mol/L的酸对3种重金属的溶出较理想.研究表明采用0.5 mol/L的酸对飞灰溶解搅拌约3 h后便可溶出大约50%~80%的Zn、40%~55%的Pb和50%左右的Cu,同时一些易溶金属如Mg,Ca和Al也大量溶出,但Fe和Si在飞灰中相对稳定,溶出量相对较少.飞灰经过酸处理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23.
以铅锑复合渣为原料,用低温真空蒸发法直接制备纳米Sb2O3.通过XRD、激光粒度仪、SEM和白度仪分别对Sb2O3的结构、形貌、粒度和白度进行表征,探讨温度、残压、时间等对Sb的蒸发率以及Sb2O3的纯度、白度和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93 K、残压为250 Pa和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纳米Sb2O3具有立方晶型,其平均颗粒粒度为72 nm,比表面积为15.5 m^2/g,白度为90.0%,纯度为98.50%.  相似文献   
24.
鲍鱼多糖Hal-B的乙酰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鲍鱼中分离得到的硫酸脂多糖Hal—B进行了乙酰解的研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两个组分,核磁共振和串联质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组分分别是全乙酰化的半乳糖和全乙酰化的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25.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巧对中立型细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神经网络稳定的一个充分性条件和系统稳定中立项所必须满足的一个必要条件。仿真结果证明了所给算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所得结论优于Y-M-ZHANG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目前的局域网广泛使用WinNT/2000为服务器,Win98作客户机,“网上邻居”是最常见的普通共享形式,其特点是简单、实用、安全性差。 虽然对于安全性可以借助共享的属性(分为只读、完全、口令三种)适  相似文献   
27.
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挤出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结构,采用合适的改性剂对粘土进行有机改性,改性后的有有机土与尼龙按一定比例在具有反螺旋段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复合。TEM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粘土以单层层均匀分解于基体中(即使有少数以多晶层出现,厚度大约20nm),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8.
苯乙酸和对甲酚在二环已基碳二酰亚胺(DCC)存在下,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合成苯乙酸对甲苯酯,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容易,产率高。  相似文献   
29.
利用RAPD技术检测水稻的基因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陆军 《科学通报》1993,38(23):2181-2181
辐射育种在作物改良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射线处理及后代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发生的变化却了解很少,只能凭后代表型加以判断,使选育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DNA分子水平的遗传标记的出现为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990年Williams等创立了一种新的遗传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简称RAPD)。它是利用含10(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在低温复性条件下(36℃左右)进行聚合酶链式合成反应(简称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通过扩增出的某一DNA片段有无来比较不同基因组DNA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Bacillosporin C,D及3个Xanthones类化合物: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Griseoxanthone C,Sterig-matocystin是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的次级代谢产物,Bacillosporin C和D是一类含7个环结构特殊的化合物,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其药理活性未见报道。药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acillosporin C和D有强的抑制KB细胞活性,Griseoxanthone C有强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Sterigmatocystin只有弱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