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首次研究了一株南海红树内生真菌Microsphaeropsi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获得8个二氢异香豆素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 hydroxy 8 O methylmellein (1),mellein (2), 4 hydroxymellein (3), 5 hydroxymellein (4), 4 hydroxy 3,5 dimethylmellein (5), 5 methylmellein (6), 7 hydroxymellein (7), 5 carboxymellein (8)。其中,化合物1为从自然界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 4,5,6,7,8 为首次从海洋真菌Microsphaeropsis sp.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2.
【目的】研究高山植物对低温驯化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方法】以西藏绵头雪莲愈伤组织为材料,检测在变温[4 ℃/0 ℃(白天/夜晚,黑暗)]的低温驯化0、3、6、9、12 d过程中抗冻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变温[4 ℃/0 ℃(白天/夜晚)]低温驯化后第9天西藏绵头雪莲抗冻性达到最高值,愈伤组织半致死温度(LT50)由常温培养-3.5 ℃降低到 -12.0 ℃;经4 ℃/0 ℃低温驯化后,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至第9天达最大值,蛋白质比对照增加了89.1%、脯氨酸含量为驯化前的2.1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04%、47.28%和73.18%,同时3种抗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也验证了以上活性检测结果;低温驯化还提高了多酚含量,驯化至第12天时多酚含量为驯化前的3.91倍,此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驯化前增加了91.35%,与PPO同工酶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低温驯化显著提高了高山植物绵头雪莲愈伤组织的抗寒力,在低温驯化过程中绵头雪莲发生了特有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83.
讨论了直流电位差计恒压供电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恒流供电具有的优点,分析了实用恒流源的性能,提出了供电恒流源应满足的要求,并介绍了恒流源的实际应用。用恒流源为直流电位差计供电可以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4.
电阻式传感器的非线性是使用中经常需要处理的问题。针对铂电阻在测量温度中存在的非线性,分析了产生非线性误差的主要原因,讨论了改善铂电阻线性度以及消除测量电路非线性误差的方法。给出的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树林内生真菌#3895菌体的低极性成分,得油率为2.5%.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海洋真菌的菌体低极性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35个峰,鉴定了其中的28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4.15%.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酮类(38.15%)、酰胺类(13.27%)、醇类(8.73%)和醛类(6.94%).  相似文献   
186.
用直接方法和比较方法,建立了脉冲混合系统的(h0,h,L)-稳定性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87.
研究了具有脉动的泛函微分系统关于两个测度的稳定性。在允许解轨线碰撞同一脉冲面有限次的情况下,利用变分Lyapunov方法给出了判定脉冲泛函微分系统稳定性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88.
利用多个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得到非线性微分系统关于两个测度的实际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189.
运用Lyapunov直接方法并借助Razumikh技巧的思想,给出了脉冲积分微分系统关于两个测度的有界性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90.
非线性微分系统的(H0,h,M0)-一致有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yapunov第二方法给出了非线性微分系统的(h0,h,M0)-一致有界性质的若干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