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将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热轧生产过程的监控与诊断中,根据平方预测误差统计量进行生产过程监控,然后利用数据重构和优化的邻域选取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求出各工艺参数对平方预测误差统计量的作用,分析引起过程异常的主要工艺参数,最后利用仿真和热轧带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平方预测误差统计量能较准确诊断过程的异常,并可以找出引起异常的原因,为调整生产过程提供方法支撑,防止次品的出现.  相似文献   
52.
魏勇  何飞  范开  戎昭金  王誉棋 《科学通报》2022,(17):1938-1944
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重要部分,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在乌托邦平原南部,22日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目前,火星已经进入沙尘暴多发季节,而祝融号所处区域——乌托邦平原南部则是火星季节性沙尘暴的高发区.利用火星全球沙尘光学厚度的历史数据,本文分析了第24~35火星年(1998~2021年)的全球沙尘暴发生特征,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祝融号巡视区沙尘暴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祝融号巡视区在2022年3~12月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对祝融号的探测工作可能造成显著影响.火星的探测研究是国家战略和科学前沿,火星沙尘暴的分析和预测是行星科学界与探测工程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更多学者尽快对此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基于火星全大气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火星陆面-大气-空间环境多圈层相互耦合过程,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模式对整个火星大气区域气象要素的描述亦可作为保障火星探测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沙尘活动显著影响着火星气候与天气变化,也对火星表面探测器可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对沙尘活动及其影响完善的模拟是目前全大气模式开发与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回顾了火星全大气模式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其构建方法,总结了相关科研成果,多角度论述了自主发展火星全大气模式的重要科研与工程价值,建议以火星沙尘活动为重点研究方向,牵引我国火星全大气模式的自主研发.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涉及行星科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多领域协同合作.其开发过程势必带动我国行星科学全面发展,为相关研究领域积累经验、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54.
综合分析了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方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影像处理平台体系结构,提出了面向临床应用的断层影像表面重建流程,并且着重阐述了重建过程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该工作对于推进我国自主产权的三维重建系统的商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丁作常  何飞  杜镔  陈冠华 《贵州科学》2007,25(Z1):240-245
理论上讲,以桩基超声波测试评价桩身混凝土质量时,如果桩身所有截面的声学参数都能够通过测试获取,其评价结果也将可靠,但在实际测试中,尚有大量未知区域不能测得.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回归分析、灰色理论和三次样条函数预测未知区域混凝土质量的3种方法,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法适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6.
怎样实现软件交互器是设计与开发面向交互器的编程语言及工具的关键问题.基于当前主流的面向对象技术,讨论了对象与交互器的主要区别,提出一种基于对象技术的软件交互器的实现体系结构及其内部行为自主决策算法.并且,基于该结构及算法,开发出了软件交互器的一种面向对象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壮药痛风康颗粒对实验性痛风的治疗作用,为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次黄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尿酸钠(MSU)诱导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分别观察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痛风康颗粒的镇痛作用;观察灌胃给药的LD50,评价其药物安全性。【结果】痛风康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P0.01);对MSU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灌胃给予痛风康颗粒60min后,痛风康颗粒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经灌胃给药的LD50为116.30g药材/kg。【结论】痛风康颗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且具有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痛风作用,口服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中国野生拟南芥居群冷胁迫下的表达谱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飞  康菊清  周鑫  苏震  瞿礼嘉  顾红雅 《科学通报》2008,53(18):2206-2215
利用Affymetrix的拟南芥全基因组ATH1芯片, 以拟南芥Col生态型作为参照, 分析了5个中国拟南芥野生居群在冷胁迫处理下转录水平的差异.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 2.26% (513个基因, 江西九江居群JXjjx)至6.52% (1482个基因, 重庆铜梁居群CQtlx)的基因表达量超过对照Col生态型2倍以上. 在冷胁迫下, 12.84% (2920, 陕西城固居群SXcgx)至19.46% (4426, 新疆青河居群XJqhx)的基因表达水平相差两倍以上. 总体来说, 大部分上调基因可能对植物在低温下生存十分重要, 如MAPKs, CBFs, COR基因以及提高冷耐受性小分子合成与积累的基因等. 然而, 每一个野生居群在冷胁迫下都有其特异诱导表达的基因. 数据显示, 一些冷胁迫响应基因在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野生居群间发生了分化. CBF3是一个冷胁迫应答途径的关键转录因子, 其基因在居群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 序列分析表明, 主要是在调控区的变化导致了表达模式的显著变化. 进一步对不同居群间基因表达差异与冷耐受性的相关性研究, 将为揭示中国野生拟南芥适应本地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9.
桁式组合拱桥在进行活载冲击系数计算时,即有桁式组合拱桥计算时未考虑冲击效应的影响.以桁式组合拱桥花鱼洞大桥检测结果为分析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冲击效应.通过对该类桥型动测书籍分析认为该类桥型动力冲击效应明显,实际计算中应计算其冲击系数对该类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FFT算法的并行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串行FFT算法分析,针对其不足,从理论上研究了将蝶形网络FFT算法进行并行处理。具有较高的加速比和总效率,对实现FFT算法的并行实时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