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利用几何光学法对射频仿真系统中使用介质透镜实现暗室紧缩场进行了建模研究,详细介绍了透镜照亮面的设计方法,分析了透镜中心厚度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透镜照亮面进行建模,说明了利用介质透镜实现射频仿真暗室紧缩场的可能性.最后就应用介质透镜对射频仿真试验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工程实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2.
水体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检测和比较了3口虾池部分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化及斑节对虾稚虾的生长情况.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动范围为水温25℃~33℃;盐度5‰~20‰;pH值6.6~9.2;氨氮0.797~78.496μg/L;亚硝酸氮0~212.344μg/L;硫化物33.920~318.000μg/L.各池之间的水温无显著性差别.盐度以2号池最高,3号池最低.pH值以1号池最高,2号池最低.氨氮变化较大,以2号池的平均含量最高,1号池最低.3号池的亚硝酸氮平均含量远高于1号池和2号池.硫化物的平均含量也以3号池最高,l号池最低.对虾生长速度以1号池最快,3号池最慢.经相关分析,影响对虾生长的水体理化因子有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氮,其中以亚硝酸氮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3.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流行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海水化学分析方法每天检测5口斑节对虾(Penaeus manodon)养成池两茬共90余天9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它们的变化范围是:温度14.7-31.8℃、盐度13.6-30.6、溶解氧2.3-9.8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它们的变化范围是:温度14.7-31.8℃、盐度13.6-30.6、溶解氧2.3-9.8mg/L、pH7.3-9.5、硫化物(S^2-)0-0.13mg/L、磷酸盐(PO4^3-P)0-2.33mg/L、硝酸氮(NO3-N)0-1.33mg/L、亚硝酸氮(NO2^2-N)0.0.28mg/L、氨态氨(NH4^ -N NH3-N)0-0.66mg/L, 皆在斑节对虾该项指楠的耐受范围内,且无论这些因子含量如何变化,5口虾池两茬在虾养殖55d后皆因患WSS而死亡,表明在所检测的虾池这些水质因子并非WSSV感染暴发流行的指标因子。  相似文献   
34.
在东濮凹陷,洼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烃源岩,中央隆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盖层之下。因为在洼陷处无断层、地层连续、油气横向运移,如遇有利圈闭即可聚集成藏;若有断层,则有可能向上运移至高部位,在圈、运、保三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聚集成藏。以主要接受前梨园洼陷(区内最大的生油洼陷) 供油的白庙构造油气藏为例说明,生油岩是前梨园沙三3~4地层,油气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前8 块中首先富集,然后顺断层向白庙构造高部造运移。正是这种运移成藏式作用,形成了白庙地区油气藏在构造高部位以中浅层富集为主,构造低部位以中深层油气藏分布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5.
中国沿海龙虾属8种龙虾CO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分布8种龙虾属的龙虾,为了研究其系统发育和筛选分类DNA条形码,对线粒体COI 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用MEGA4.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 NJ) 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获得大小为731 bp, GC含量在40.2%~44.5%之间COI基因片段。8种龙虾种内变异较小,遗传距离范围0.00~0.057, 平均0.016;种间遗传距离较大,介于0.124~0.228之间, 平均遗传距离为0.185,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相差约10倍。NJ树和MP树都支持8种龙虾分成2支:密毛龙虾、长足龙虾和日本龙虾为一支,中国龙虾、杂色龙虾、黄斑龙虾、锦绣龙虾和波纹龙虾等5种龙虾为另一支。表明COI 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进行龙虾属的分类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根据调查总结原州区马铃薯储藏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概况,全面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本地区马铃薯科学贮藏和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不同配方肥料对土壤水分利用率、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综合分析各项试验数据,充分表明,腐殖酸配方肥、计算机指导施肥处理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提高马铃薯对水分利用率和改良土壤结构方面效果较明显,可达到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人芽囊原虫的光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人工感染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死亡率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当凡纳滨对虾感染10-3、10-4、10-5WSSV(每尾注射剂量0.1mL),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78±2.3)%,(21±1.4)%。当养殖在高(100尾/m3)、中(50尾/m3)和低密度组(25尾/m3)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1±2.7)%、(78±1.3)%、(63±1.9)%。在相同养殖密度下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雌虾组和雄虾组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7.3±1.83)%,(51±2.1)%(p<0.05),白天的死亡率比晚上的低,差异显著(p<0.05)。另外,凡纳滨对虾注射感染的死亡率与投喂感染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0.
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细菌鉴定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采用改进的煮沸法,设计快速提取DNA的方法,鉴定194株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选取其中的139株细菌,采用PCR方法研究氟氯霉素抗性基因(floR)、2种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sul2)、链霉素抗性基因(str)及甲氧苄啶抗性基因(dfrA20)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鉴定的194株菌株属于62种不同种属,主要以赖氨酸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中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金黄杆菌、假交替单胞菌、霍乱弧菌为主.139株细菌中floR、sul1、sul2、str、dfrA20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分别占11.51%、20.86%、12.23%、10.07%、2.88%,表明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