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163篇
教育与普及   1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8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10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杜甫客居云安县期间,与之交往而情谊甚厚者当数郑贲和常徵君二人。郑贲乃遭逢世乱而“窜身”云安的青年士子,委身是地,甘为卑官,捷径邪至而不忍投步;徵君常某虽曾徵入朝堂,然风尘晚年,为外吏:“藏身”开州,处境则颇为艰难。郑、常二人,一少一老,与杜甫的关系,一为新知,一为故交。在杜甫羁身异处,卧病不起的日子里,一在近旁,与诗人相亲相近,多有关照;一位则忧及故人病情,特从开州远道赶来探望,此后且时有来书。二人与杜甫,相交相知,其关系均非同一般,故而诗人所写《赠郑十八贲》、《寄常徵君》等诗篇实乃诗人真情之流露,绝不可以率意之笔视之。本文就以上诸多内容,细加考释,并附带谈谈诗人离云赴夔的客观原因,以求正于学界。  相似文献   
982.
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P)研究了太白山针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影响太白山针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因素首先是群落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其次是群落分布海拔的影响.而物种多样性的高低并不一定直接决定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一种共享式多探头涡流检测系统。利用涡流探伤仪的一个励磁信号源同时长距离驱动多个检测探头,与励磁信号源对应的信号处理通道对多路检测信号进行巡回处理,可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减少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信噪比和探头间隔离度均满足实际检测需要,可作为标准涡流检测系统的通道扩展接口使用。实际应用于抽油杆的无损探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4.
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室温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经室温超临界干燥(SCD)制备出具有nm结构的硅气凝胶超细粉,研究了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平均粒径约为4μm,而这些微粒则是由直径为10~100nm的SiO2原粒子和孔径为10~90nm的气孔构成的.在硅气凝胶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比表面积高达546m2·g-1.  相似文献   
985.
闽东南晚中生代的壳幔作用:平潭火成杂岩的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传万 《科学通报》1997,42(9):959-962
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与下部地壳的相互作用,是地壳增生和改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形成钙碱性花岗岩类杂岩的重要机制,因此,在钙碱性花岗岩中往往保存着壳幔作用的信息,本文以福建平潭钙碱性火成杂岩为例,据其单粒锆石U-Pb法定年和全岩Sm-Nd同位素研究,结合闽东南的地球物理资料,讨论这一地区的壳-幔相互作用问题1 平潭火成杂岩地质概况福建平潭县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出露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它们的出露面积比约为6:12:82,构成以花岗岩为主体的钙碱性杂岩,这一面积比说明,不可能由一种基性岩浆演化出面积比之大约20倍的花岗岩类,野外观察表明,角闪辉长岩呈岩株、岩墙穿插在花岗岩中,岩墙边界弯曲呈细褶状,在岩墙附近的花岗质岩石中常集结着大量定向分布的浑圆状、鱼群状辉长质岩石包状,构成层流状(Stromatitic-like)构造,其中一些较大的岩石包体具冷凝边,有的又具反向脉(Back-vein),这些包体是同深成岩墙边缘的两种岩浆混合过程中的条带状辉长质岩浆碎块,以上地质学证据表明,平潭火成杂岩是由两种独立的岩浆,即辉长质岩浆和花岗质岩浆,近于同时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986.
有机电致发光获得突破性进展以来,8-羟基喹啉铝(Alq)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较高的发光效率和好的稳定性,促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入实用阶段Alq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它作为发射层或电子输运层材料,用以研究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和探索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器件.Alq单层器件,在适当的电极(如镁、铝等)下,也能产生电致发光,且亮度-电流也同样满足线性关系,说明它与多层结构器件的发射机理一样,属复合型发射 但单层Alq膜层的输运特性与接触特性研究较少,而膜层的输运特性和接触特性又是决定Alq在高场(>10~5V/cm)下产生发射的关键问题. 另外,实验观测到单层Alq器件电致发光的衰减与其输运特性的变化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电流-电压特性及电容-电压特性测试研究,初步了解单层Alq膜层的输运特性,并且对输运过程提出一个简单模型1 实验结果在经过清洗处理的电阻为150Ω/(?)的ITO衬底上,依次蒸发沉积8-羟基喹啉铝,金属镁、银. 沉积条件:8-羟基喹啉铝在4×10~3Pa真空下,以0.3nm/s速度沉积到未加热的ITO  相似文献   
987.
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常春 《科学通报》1997,42(22):2428-243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个主动的、与生俱来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有典型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在胚胎发育,T,B细胞成熟和内分泌相关的组织萎缩等生命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死亡,就是一种生理性细胞凋亡,以此控制体内细胞数量。细胞凋亡是一个与细胞分裂相对立的过程,两者达成一定的平衡,当平衡打破细胞分裂速率远大于细胞死亡速率时,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分子水平的因子控制,而细胞分裂则受细胞周期引擎控制。多细胞生物的正常发育需要精确的增殖和分化调节,一系列调节基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调控着细胞何时分裂,何时分化。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CDK(Cyclin dependent kinase)处在此网络的中心位置,不同的CDK活化分别促进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转变。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CKI(CDK Inhibitor)可特异地与CDK结合而抑制其活性。目前发现的CKI基因可分为两个家族:其一为双重特异性家族,包括p21,p27,p57,可与几乎所有G_1期cyclin/CDK复合物结合而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_1期,其二为锚蛋白(Ankyrin)家族,包括p15,p16,p18,p19,可特异性结合CDK4与CDK6,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_1期或进入G_0期。停止在G_1期的损伤细胞修复后可继续进入S期,或者经一定的途径进入凋亡。因此利用CKI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88.
针对供弹多电动机硬轴联接拖动控制系统,着重分析传动部分含弹性因素系统的动态过程。讨论了弹性、负载扰动因素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阐述了硬轴联接系统的弹性、气陈困素会增加系统振荡,并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9.
“一次一密”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译的,但依照Shannon保密通信模型,欲每一个字节改变一次密钥,那么,传输每一个字节就必须从安全信道传送一个密钥到接收端。这样,在安全信道上传递的密钥太多,安全信道也就不安全,故工程上至今很难有人敢使用。作者提出了复合迭代算法,其结构特征表明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次一密”,而又不必每传输一个字节就从安全信道传送一个密钥到接收端,但必须,也只需传送一个初值密钥。证明了  相似文献   
990.
采用电流型器件(FTFN)高输出阻抗形式构成二阶滤波器新电路.并由源电路得到了低通、高通、带通滤波特性,该电路具有无源灵敏度和有源灵敏度低的突出优点.实验结果证明此滤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