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2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提出了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的重磁成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的视密度与视磁化强度的三维空间分布,据此结合钻井、磁力和重力异常图对该地区火成岩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推断.花沟地区共推断出42个酸性火成岩和33个基性火成岩,并按200 m的深度间隔分11层编制了深度为900~2900 m内各层上的火成岩深度切片图,其结果较好地展示了该区火成岩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2.
报告了在复合型纳米硫正极材料、纳米储锂合金负极材料和用原位合成工艺掺入纳米二氧化硅的凝 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所研制的复合型纳米硫正极材料与凝胶电解质及锂金属负极配合 制成扣式实验电池进行测试,容量已达到700mAh桙g,发现该材料放电电压是现有锂钴氧材料放电电压的一半, 双电池串联可以与现有锂钴氧材料电池互换;采用微乳液新工艺合成的Cu-Sn纳米合金材料,以石墨与金属锡 复合的材料,以及以金属氧化物作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制备碳微球镶嵌金属锡的球形复合材料等高容量负极材 料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3.
考虑三维电导率为零的麦克斯韦方程的对称分裂时域有限差分(SS-FDTD)方法的能量守恒性.通过新的能量方法与差分算子δx,δy,δz,笔者首次给出了数值逼近格式SS-FDTD在离散的H1模下的能量守恒式,并证明了格式在离散的H1模下的守恒性.数值算例验证了格式解的能量守恒性.  相似文献   
94.
回收废铑催化剂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将定量的废铑催化剂与定量的添加剂在坩埚中均匀混合,在一定的程序升温条件下于电阻炉中进行焚烧,冷却后将焚烧残渣研细得到铑灰,将所得铑灰用盐酸进行溶解制得含铑的水溶液,考察了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用量、灰化温度、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和溶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铑的液相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化温度和溶解温度对铑的回收率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添加剂为Ca(OH)2,Ca(OH)2添加量为原料量与Ca(OH)2的质量比为1∶1,灰化温度为320℃,溶解温度为35℃,溶解时间为8 h,溶剂用量为6 mL HCl/g铑灰.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铑的液相回收率较为理想,可达到96.5%.  相似文献   
95.
<正>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省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96.
利用数字广播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调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多普勒特征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方法。首先,在子载波域获取每个OFDM符号的频域信道响应值,然后将该信道响应值变换到时域,并在时域利用信道多普勒特征构造杂波子空间项,用于抑制零频和非零频杂波。所提方法杂波子空间构造与发射信号无关,可离线生成,简化了信号处理流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和实测数据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铜处理下,两种来源野胡萝卜(矿区:湖北铜绿山铜矿;正常土壤:湖北武汉严西湖)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的铜处理下,非矿区种的丙二醛(MDA)、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矿区种,显示非矿区种体内膜脂过氧化水平较高,受到较严重的过氧化伤害;矿区海洲香薷更能耐受铜胁迫,矿区种已经形成了抗性生态型.  相似文献   
98.
构建了可应用于均质充量压燃(HCCI)发动机的二甲基醚(DME)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M燃烧模型,该模型包含97种物种和457个基元反应.拓展M模型的应用范围,分析了DME发动机HCCI条件下关键基元反应和重要物种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获得了DME氧化反应的主要历程.研究了NOx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NOx排放中NO生成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冻结”现象,NO2与N2O最终排放浓度极少且受缸内温度影响不大.随着缸内温度的增加,NOx排放中NO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基于化学反应速率及敏感度分析,得到了DME发动机HCCI燃烧的NO排放主要受扩大Zeldovich机理和N2O途径控制.  相似文献   
99.
王春兰  蔡小兑 《甘肃科技》2006,22(2):157-157,129
阐述了一起绿豆芽引起的食物中毒导致难免性流产的诊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0.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区域土地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与提升的科学基础.本文通过对已有LUCC数据与成果的再分析,研究了高原整体LUCC时空特征、典型区LUCC的时空过程及典型类型的变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稳定,一级地类变化面积比例低于7%,并以单次变化为主,土地覆被状况总体改善.近年来高寒草地覆被状况整体好转、局部退化,林地恢复良好,耕地基本稳定,建设用地显著扩张,裸地轻微减少.人口较为密集的河湟谷地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工林地等增加明显;藏北高原和三江源等牧区,超载过牧和生态建设的作用均有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变化复杂,并表现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高原土地变化研究中还存在现有数据产品数量不足、精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野外监测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关注LULC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同时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和类内渐变,使高原LUCC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