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7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回收废铑催化剂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将定量的废铑催化剂与定量的添加剂在坩埚中均匀混合,在一定的程序升温条件下于电阻炉中进行焚烧,冷却后将焚烧残渣研细得到铑灰,将所得铑灰用盐酸进行溶解制得含铑的水溶液,考察了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用量、灰化温度、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和溶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铑的液相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化温度和溶解温度对铑的回收率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添加剂为Ca(OH)2,Ca(OH)2添加量为原料量与Ca(OH)2的质量比为1∶1,灰化温度为320℃,溶解温度为35℃,溶解时间为8 h,溶剂用量为6 mL HCl/g铑灰.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铑的液相回收率较为理想,可达到96.5%.  相似文献   
82.
<正>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省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83.
利用数字广播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调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多普勒特征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方法。首先,在子载波域获取每个OFDM符号的频域信道响应值,然后将该信道响应值变换到时域,并在时域利用信道多普勒特征构造杂波子空间项,用于抑制零频和非零频杂波。所提方法杂波子空间构造与发射信号无关,可离线生成,简化了信号处理流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和实测数据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铜处理下,两种来源野胡萝卜(矿区:湖北铜绿山铜矿;正常土壤:湖北武汉严西湖)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的铜处理下,非矿区种的丙二醛(MDA)、氧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矿区种,显示非矿区种体内膜脂过氧化水平较高,受到较严重的过氧化伤害;矿区海洲香薷更能耐受铜胁迫,矿区种已经形成了抗性生态型.  相似文献   
85.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区域土地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与提升的科学基础.本文通过对已有LUCC数据与成果的再分析,研究了高原整体LUCC时空特征、典型区LUCC的时空过程及典型类型的变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稳定,一级地类变化面积比例低于7%,并以单次变化为主,土地覆被状况总体改善.近年来高寒草地覆被状况整体好转、局部退化,林地恢复良好,耕地基本稳定,建设用地显著扩张,裸地轻微减少.人口较为密集的河湟谷地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工林地等增加明显;藏北高原和三江源等牧区,超载过牧和生态建设的作用均有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变化复杂,并表现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高原土地变化研究中还存在现有数据产品数量不足、精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野外监测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关注LULC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同时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和类内渐变,使高原LUCC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现阶段半挂铰接列车动力性能不足,导致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指标与车辆行驶性能存在协同水平低的问题.文章以东风天龙半挂铰接列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自然驾驶实车连续行驶试验,根据车辆运行状态参数及道路纵面高程变化,剖析了纵坡路段下车辆连续速度、平衡车速以及短下坡-上坡衔接路段速度变化特征,并以20 km·h-1作为速度折减量,获取...  相似文献   
87.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地形仿真中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确定了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并以黑龙江省8511农场数据作为本系统的实验数据,以武汉吉奥公司的CCGIS4.0作为二次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Basic6.0重新定制与开发了三维地形仿真系统,在普通PC机上成功建立了桌面型虚拟现实系统.系统实现了三维场景的漫游、查询定位、空间分析和视频输出等功能,达到了虚拟三维场景实时动态显示与交互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由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发起并召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燕山大学承办的信息可视化战略研讨会于2012年6月9-10日在北戴河成功举行.本文总结了此次会议的讨论内容和达成的共识,对当前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领域的挑战和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方向做了大致的分析,并对今后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的大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对具体行动提出一系列倡议.  相似文献   
89.
CdZnT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能射线探测材料,在空间科学、核安全以及核医学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了3枚不同等级的CdZnTe探测器,在详细阐述了CdZnTe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他们的能谱响应曲线和载流子输运特性的关系.重点分析了CdZnTe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电荷收集效率和峰谷比等关键指标参数与CdZnTe晶体中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和寿命积以及载流子的去俘获效应的相关关联,分析表明载流子的迁移率和寿命积是影响探测器电荷收集效率决定因素,而当电荷收集效率〈90%时,电荷收集不完全对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有较大影响,而载流子在陷阱中的去俘获时间对探测器信号的本底噪音和极化效应有较大影响.建立了一个通过简单平面探测器能谱响应曲线反映CdZnTe晶体载流子输运特性的方法,为CdZnTe探测器和晶体质量的评价和筛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黄河源园区地物分布格局,本文以黄河源园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 OLI影像获取其光谱、植被、水体和纹理特征,采用Relief F算法对所有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选出前8个特征作为优选特征;基于随机森林(RF)方法研究不同特征组合对分类结果的影响,为评估RF方法的效果,对优选特征组合,采用决策树、K近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