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88篇
综合类   6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理论,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的多尺度理论分析和稀疏表示理论在融合过程中的不足。所提方法分为3步:首先,利用四元数小波变换分解所给的源图像,得到各个尺度下的高通子带和低通子带;其次,对高通子带选用系数绝对值最大和低通子带采用稀疏表示的规则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系数;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四元数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此外,对所提融合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数值实验中用6组测试图像测试所提方法性能,并将融合结果与稀疏表示、离散小波变换、对偶数复小波变换、四元数小波变换等融合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2.
An adaptive consensus model based on linguistic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is presented for group consensus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with unbalanced fuzzy linguistic preference information. A granular representation of unbalanced linguistic terms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val formation of a family of information granules over the unit interval. In the case of the cutoffs of information granules unknown, individual consistent degree and group consensus degree of granulation are defined. An optimization model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utoffs of information granules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above two definitions. Group consensus is achieved by constantly adjusting individual preference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toffs. Finally, 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hich is a guarantee of reaching a certain degree of group consensus before aggregating expert opinions is proposed, and also a numerical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63.
先利用不等式理论给出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的充要条件,再根据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证明得出非奇异H-矩阵的简单实用判定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4.
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和对甲氧基苯胺为单体制备了芳香型聚胺醚,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聚胺醚(GF/PHAE)复合材料。研究了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的反应特性、动态黏度、熔体流动速率(MFR)、耐热性及聚胺醚浇注体和GF/PHA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聚胺醚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借助SEM分析了GF/PHAE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在25 ℃下放置85 min后黏度为2100 mPa•s,黏度较低有利于纤维的浸润;聚胺醚为可熔融的热塑性聚合物,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140 ℃下制备的聚胺醚熔融指数较低为1.4 g/10min;聚胺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6.7 ℃,起始分解温度为310.2 ℃;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126.9 MPa,弯曲模量10.2 GPa;当玻纤体积分数为59.3%时,GF/PHAE复合材料弯曲强度1327.2 MPa,弯曲模量21.8 GPa,层间剪切强度86.2 MPa;SEM断面分析表明聚胺醚对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界面黏接。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非均质砂泥岩薄储层中含油和含气时地震数据进行偏移叠加处理和互均衡化处理,总结不同流体所表现的频率、振幅等地震响应特征及时延地震监督差异属性。研究结果表明,薄储层中含气和含油两种不同流体时,薄储层中地震反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时延地震差异属性明显,为揭示气驱前缘波及范围、剩余油气的分布,确定不同流体(如油、气等)之间弹性差异的大小和管理监督油气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6.
基于关系触发词与单层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关系抽取, 以降低关系抽取模型结构的复杂度, 并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 通过计算单词的依存距离与序列距离得到关系触发词, 利用单层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关系抽取, 并在SemEval 2010 Task 8数据集上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关系触发词, 并具有较高的关系抽取准确率.  相似文献   
67.
广东韩江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及大气CO2消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的风化作用与碳循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韩江流域处于湿热地区,是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对韩江水系进行了系统采样、测试分析显示,河水水化学组成以HCO3-和Ca2+为主,其次是SO24-和Na+。Gibbs图分析表明,韩江流域河水离子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释放;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则表明,蒸发盐岩、碳酸盐岩、硅酸盐岩风化过程对河水离子的贡献率分别为33.4%、27.7%和为10.5%。大气中的CO2通过参与岩石的化学风化过程对河水中溶解质的贡献率为20.2%。韩江流域河水中HCO3-有50.2%来自大气CO2,由此估算韩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对大气CO2的消耗量为73.33×108mol/a。在主要支流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汀江、石窟河、宁江、五华河和梅潭河,分别为28.08×108,13.26×108,10.22×108,5.17×108和2.90×108mol/a。韩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对大气CO2的消耗率为252.2×103mol/(km2·a)。各主要支流中岩石化学风化对大气CO2消耗率最高的是宁江,为718.55×103mol/(km2·a),其次是石窟河360.14×103mol/(km2·a),再依次递减的是五华河282.04×103 mol/(km2·a),汀江237.73×103 mol/(km2·a),梅潭河181.18×103mol/(km2·a);韩江流域的平均化学风化率为54.11 t/(km2·a),各主要支流由高到低依次为,宁江最高140.5 t/(km2·a),石窟河71.2 t/(km2·a),汀江52.39 t/(km2·a),五华河51.02 t/(km2·a),梅潭河38.04 t/(km2·a)。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传统均值漂移算法对低对比度图像的跟踪性能,提出一种融合图像微分特征信息的改进算法。根据图像8邻域微分值建立微分图像,利用微分特征建立目标模板和候选区域的微分直方图模型,并确定候选区中心位置的更新向量。将其与利用颜色特征信息确定的候选区中心位置的更新向量相融合,得到改进算法的更新向量。图像的微分信息包含了图像的细节信息以及像素的相对空间位置信息,提高了模型建立时信息的利用率,能够提高目标模型的建模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均值漂移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复杂的背景情况下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目标跟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轮南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风化壳油藏为例,通过对工区20多口探井的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化验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了轮南西部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特点、成藏特征以及勘探失利原因。认为轮古西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为主要含油层系,油气分布在风化壳面以下180m范围内,以晶间孔、粒内溶蚀孔以及各种构造缝和溶蚀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晚海西期油气充注成藏,之后经历构造抬升,油气遭受强烈生物降解,原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高蜡、高含硫、低饱芳比的特征;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圈闭的落实程度差、岩溶缝洞体系内复杂的油水分布关系、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低等。古地貌、岩溶储层、断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在深大断裂带附近,古岩溶、裂缝与溶洞发育区,油气产能较高。  相似文献   
70.
由于城市空间信息具有多源性与分布性特点,迫切需要构建既能满足城市空间信息的共享需求,又能实时更新数据的基础支撑架构。结合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论述了采用ESB及SOA技术,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提升为服务协同共享,提出了服务共享与集成架构模型,并对空间信息服务协同标准、业务地址要素空间化关系、单元粒度的多维空间分析数据的立方体模型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