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5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脉冲积分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与Lagrange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濯缨  傅希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6):1121-11221125
通过Lyapunov函数与Razumikhin技巧的直接运用,给出了脉冲积分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与Lagrange稳定性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82.
在不考虑旋波近似的情况下,采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单原子激光器中单原子与单模腔场的相互作用,给出腔模平均原子数的解析表达式,最终获得的光谱中出现了四条Lorentzian线峰,这与之前Mollow在旋波近似下预测到的三重光谱的结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3.
针对重油井筒举升流动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采用高黏(584.24 cp,1.889 g/cm3)重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重油-水在上升管中的流动特性,得到了五种重油-水两相流动型态。结果表明与轻油-水流动不同,重油-水流动过程中未发生相转化,该现象与表面能方程的预测结果相似。通过持水率测量得到重油-水两相的滑移效应随油水混合流速降低或持水率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基于漂移流模型和动量守恒方程推导得到五种流态下重油-水两相流的持水率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率在20%以内。总压降梯度在低持水率时以重力压力梯度为主,高混合流速和高持水率时以摩擦压力梯度为主。采用基于Bannwart模型建立的重油-水中心环状流压降预测模型,误差率在30%以内,为进一步提高重油井筒举升流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张志清  吕毅  俞靖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3):14371-14378
为了对比探究蓄盐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下的细观特性,在室内劈裂试验的基础上,基于离散元随机生成算法,按照室内试验相应的级配比例和试验参数,分别构建了蓄盐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改变粗集料形态、摩擦因数以及试件空隙率时,在细观层面对其劈裂强度、裂纹类型及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明显高于蓄盐沥青混合料,且裂纹数目相对较少;当粗集料形态在中值时,可以获得较大的劈裂强度值,此时,其摩擦因数对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影响不大,而且,随着空隙率的减小,劈裂强度还会有所提高。宏观和细观试验研究认为:添加蓄盐材料后对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会有一定劣化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与劈裂强度为负相关,而集料的摩擦因数对劈裂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当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形态和空隙率适当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低温性能。研究成果对于融雪路面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5.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F油田依据现有井网条件进行综合调整,借鉴其他油田成功经验,将直井与水平井组合驱泄复合(VHSD)开发成为吞吐后期接替有效开发的主要方式。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VHSD开发蒸汽腔发育规律研究,跟踪流体流动轨迹,剖析剩余油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轮次蒸汽吞吐建立注采井间水动力连通时,油层的动用情况决定了蒸汽腔的初始形态,随着蒸汽持续注入,蒸汽腔经历了形成、横向扩展、向下扩展三个阶段,各阶段蒸汽腔扩展方向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生产特征变化,其中蒸汽腔横向扩展阶段为主要产油期,阶段产出程度达28.8%,油藏最终采收率可达58.3%。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油气混输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及流动特性,得到实际混输管道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的安全运行规律。运用高压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环路,进行了油水乳液体系天然气水合物浆液流动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初始压力、初始质量流量与加剂量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管内浆液表观黏度、密度以及水合物体积分数等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的重要研究结论:初始压力越高,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越短,由初始压力5.3 MPa下的1.47 h缩短至6 MPa下的0.71 h,缩短了约51.7%,水合物在生成过程中反应越剧烈,不利于运输的安全;初始质量流量越大,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越长,由初始流量895.3 kg/h下的0.76 h增加到1 414.6 kg/h下的0.90 h,增加了约18.4%,表观黏度波动幅度越小,运输过程越平稳安全;增大阻聚剂的加剂量对水合物诱导时间影响较小,但水合物大量生成阶段现象越平稳,水合物生成后管内水合物体积分数越小,浆液输送性越好;在流动过程中若流速下降,压降反而增加,则说明水合物体积分数的聚并很明显且管内浆液表观黏度很大,管道堵塞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87.
油藏润湿性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石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油、水在岩石孔隙中分布、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岩石润湿性直接制约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力以及石油采收率。从岩石表面矿物组成、原油的组分、地层水、注入水的离子含量和离子组成、pH以及温度等方面讨论了油藏岩石的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
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INTERNET存储技术,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通过对SAN中新的技术SDD和传统SAN技术的各项对比,以及举例说明,研究出SDD技术的各种性能特点和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89.
以某公司现行配煤方案为基础,研究回配焦粉替代瘦煤捣固炼焦时焦粉粒径和配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粉粒径大于0.2mm时不适合炼焦,焦粉粒径小于0.2mm时在配合煤黏结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适合炼焦,此时配入一定比例适宜粒径的焦粉对焦炭质量不会起到明显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90.
国际空间站是一项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空间局合作进行的载人轨道空间站工程。到2010年建成时,重量超过360吨的空间站将允许6名宇航员同时在轨进行科学研究,并为将来对月球及更远星球的探测做好准备。该研究统计了国际空间站科学实验的次数,分析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并以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数据分析工具对科学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研究了国际空间站空间科学实验的发展趋势、前沿进展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